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在现代农业转型中嬗变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18:05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无人植保机田间作业。(资料图)

襄阳市襄州区区长黄进

襄州区农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积累量”向“提升质”转向,从“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目标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型跨越。

基础变强

一个目标集约经营

在推进新业态过程中,襄州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机械设备提档升级,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科学化农业生产。

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奠定种养殖业生产结构调整坚实基础。一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区级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连片抓新建、镇村因地制宜抓补建、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建”的思路,整合项目、资金、人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集聚效益,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0万亩。计划到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42万亩,力争实现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二是全心服务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水利建设机遇,服务支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境内31公里管网铺设,彻底解决鄂北岗地47万亩耕地灌溉和25万人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三是全面推进秋冬农田水利开发。按照“多建多奖、少建少奖和不建问责”办法,鼓励激励各地以渠道清淤、渠系泵站维护、井电配套、堰塘整治等为重点的秋冬农闲田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渠系、泵站、井电“肠梗阻”问题,为全区调整种养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全面全程机械化为切入点,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和劳动效益。近年来,襄州认真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依托区域内农机装备优势,整合资金,补齐机插、植保、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短板,完善稻麦种植从耕、种、管、收、储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一是提升大中型农机保有量。该区农机总动力140万千瓦,保有量10万多台。拥有拖拉机80449台,其中大中型10459台。联合收割机4868台,插秧机2016台,北斗卫星定位终端660台。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88.1%。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二是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先后升级研发了水田专用轻量化拖拉机、带侧深施肥功能的高速插秧机、钵苗移栽机、减量增效精准施药的植保机、高效低损失率的收割机等绿色高效机具,为襄州农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三是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培植农机大户和发展农机专业协会,建立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中介组织,全区规范运作的农机合作社达40家。双丰收、祥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禾嘉鑫、顺轩、康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荣获“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三、以新优技术转化为着力点,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插上翅膀。一是强化科研机构技术联合。积极主动与中油所、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共建专家大院,在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专家院士工作站,着重开展系统技术推广、新优技术研究、示范、展示等。二是科学指导结构调整。按照“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思路,围绕“三重六特”布局,紧扣农业供给侧和需求侧“双侧”发力,调强优势、调大产业、调长链条、调优品质、调高效益,在稳定粮食和畜牧两大产业基础上,调减玉米和棉花,推进青贮玉米发展和杂粮种植,推广示范黑小麦、饲料油菜生产和节本高效技术,开展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全区合作社总数1400个、家庭农场46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家。

模式变优

三箭齐发追求高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单一的种植业改造成集种植、种养与循环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模式,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一、探索水稻+水产养殖高效种养模式。以“稳产能、优结构、强品牌、提质效”为目标,依托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5万亩稻田综合种养绿色高效模式。目前已建成种养基地2.6万亩,预计在2020年面积达到10万亩。襄阳华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种苗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亩产稻谷600公斤,亩产小龙虾200公斤,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增加纯收益3亿元以上,有力推动了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和“双水双绿”名优品牌建设。

二、推广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集中应用优质品种、测土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全面推进农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马铃薯生产区推广“马铃薯-花生-蔬菜”“马铃薯-西瓜-芥菜”等实现“粮经饲”融合发展。襄州坤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马铃薯+酿酒高粱(或花生或青储玉米)+大头菜(蔬菜)”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每亩年均产值过万元。

三、推广秸秆利用+产业扶贫模式。坚持农作物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精准脱贫产业三结合,瞄准草制品用途多、需求量大、随时随地可加工的优势,把水稻秸秆作为原料,组织贫困户编织草绳、草帘等草制品,推进产业扶贫。襄阳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空闲地方、空闲时间、空闲人员,收集稻草编织草制品,变废为宝,亩均获利750~1000元,为普通员工增加月收入4500~6000元。

体系变实

四龙起舞服务提升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检测,实行最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和监管制度,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目前,全区“三品一标”数量89个,其中无公害产品59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11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

二、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农村“三资”监管及产权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先后开展农村土地纠纷仲裁15起,有力化解三权分置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鉴证等服务,全区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5万亩以上。加快383个村(社)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奠定基础。

三、健全农产品品牌服务体系。强力服务支持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了以襄阳正大、希望、安佑为代表的畜禽饲料加工企业,以襄阳鲁花、元大、汇源为代表的油脂加工企业,以丰庆源、金穗源、鑫宇粮油为代表的面业加工企业,以乐峰、顺科、昊源阳光为代表的大米加工企业,以孔明菜、程河柳编、古襄阳酒业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品,以驿寨、胜华富农、和利等为代表的蔬菜种植加工业。已注册农产品商标176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13件、国家集体商标4件;创建农产品品牌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北省著名商标17件、湖北省名牌产品5个。

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探索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主力军建设。以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建设为抓手,加快镇、村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巩固完善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度和“科研院所+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示范户+辐射户”的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提高农技队伍素质和示范户产业发展能力。

襄州将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加快科技转化应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突出效益优先,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补齐发展短板,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创新规模经营形式,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新时代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编辑:肖敏)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