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铜雕工艺撑起一家创汇企业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07:17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工人正在专心雕刻。(视界网刘兵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夏永辉通讯员刘兵

一尊尊形态相异的各国铜雕,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在老河口市依润达公司仓库内,它们整装待发,定期发往美国、意大利、德国、伊朗、印度、波兰、泰国、埃及等10多个国家,年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5月7日,依润达公司总经理冯高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企业现在是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艺术打底

冯高峰指着一排“雄鹰展翅”雕像告诉记者,模具做好后,从流水线上就可以批量生产了。不过模具设计不能依赖电脑和机器,要靠设计者的艺术功底。通常,电脑设计的模具,表情千篇一律,比较呆板;机器刻刀直来直去,表达不出创作想要的深度和广度。

生产车间内,工人小刘正在用刻刀塑造一个仕女模型。“要考虑形体、动态、脸型、面部表情、手足等方面,通过形体和气质来表现东方女性的婉约、含蓄之美。”“他们的艺术表达形式就是刻刀,表达结果主要体现为市场销路。”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党委书记付旭波介绍,冯高峰上世纪90年代学雕刻,那时机械刻刀刚刚发明,他用手工刻刀抵在胸口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现在,小拇指上还有厚厚的茧。“早年学艺时,一起招工的有50多人,最后走得只剩下我一人。”冯高峰介绍,直到有一天,他独立创作完成了一块材料,师傅看后说了三个字——“入门了”。

如今,冯高峰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其创作的《把酒问青天》《仕女百态》《耍猴》等10多件作品,获得国家工艺创作金奖、银奖。

据介绍,依润达公司主要生产铜雕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为失蜡浇铸法,由泥塑、制模、灌蜡、沾酱、开炉、喷砂、汽氩焊、修饰打磨、抛光、上色、装配基座、包装等十几道工序组成。冯高峰和70多名员工一起,按照古典雕塑设计的理念,依据一幅幅名画、名雕塑,为海外客户设计出符合各国文化的艺术品。“艺术追求永无止境,这是做好工艺美术品的基础。”冯高峰介绍,近期他还在学习齐白石的大写意,体味揣摩大师们的艺术创作手法。

踏实做事

今年46岁的冯高峰,曾是老河口市竹林桥镇的小学语文老师。

1993年,年轻的冯高峰“跳槽”,到浙江乐清一家石雕厂当学徒,学习木雕、玉雕、铜雕等手艺。2004年,冯高峰揣着70万元积蓄,回乡创办一家铜雕厂。

创业首先面对的是成本问题,那会儿正赶上国际期铜价格上涨,利润空间大幅压减。冯高峰说,那时的物流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产品运出去不仅时间长,而且成本高,加上老河口不是铜雕的传统产地,产品市场认可度非常低,订单少得可怜。

半年后,铜雕厂陷入资金回笼慢、没钱买材料、交货延期、发不出工资、工人陆续离开的境地。冯高峰经常一个人坐在厂里,守着上千件落满灰尘的产品,一呆就是一晚上。

首次办厂失败,踏实肯干的冯高峰被浙江老板重新聘用。

但创业的种子,就像田地里的草根,一遇到春天总会破土而出。2012年,冯高峰再次与人合伙创业,在北京房山新开了一家铜雕厂。

这一次,他边做产品,边学经营管理,跑广交会,积累客户。终于,企业经营蒸蒸日上。“不管是产品创作,还是跑市场,踏实做事都是基础。”冯高峰介绍,比如按客户要求或按图画生产作品,不论木雕、石雕,特别是铜雕,都要做到工艺大局圆满,细节毫发到位;同样一头石狮或铜狮的爪子,有镂空的,有实心的,技术和价值差别大多了;花了多少心思,客户其实心里也有一杆秤。

传承文化

“工艺大师回乡发展,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介绍,2016年北京市开始外迁一般性制造企业后,市里出台免税、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吸引冯高峰把铜雕厂搬到老河口。

其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河口也办有玉雕厂,曾生产过大量的优秀工艺美术产品,产品享誉全国,远销到日本、欧美、东南亚,是襄阳市出口创汇的中坚力量。“既不产玉石,又不是山区,就凭着一股闯劲办起产业。”张学林介绍,当时利用郧县、竹山等地的玉石,办起了鄂西北最大的玉雕厂。90年代,由于体制不活、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老河口玉雕厂经营转艰,逐步散伙,一批全国、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纷纷流失。在头发上刻字创吉尼斯纪录的国家级工艺大师常世祺去了武汉,省级工艺大师陈启敏去了襄阳。当年老河口的玉雕厂兴旺时,浙江温州人在这里打工、学习;衰退之后,温州人来老河口招工,把包括冯高峰在内的50多人带往浙江打工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