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林广才
襄州区发改局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严格把关、精准施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截至10月底,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48人已全部在规定时间节点内搬迁入住。
搬出穷山沟住进新房子
选准对象,按照“自愿申请、群众评议、村初审、镇复审、区终审”的“五级审定”程序,紧扣“一访四察”(进农户家访实情,察居住环境优不优,察脱贫产业有没有,察交通条件便不便,察基础设施差不差)要求,对上报的易迁对象逐户进行核实、甄别,最终确定并上报省、市易迁办审批。
选好安置地,结合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按照宜居宜业的特点科学规划、合理选址。集中安置点选在新社区,分散安置点选在中心镇或中心村,均处于“三通一平”条件比较好的街边、路边。
严格管理,搬迁项目实行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制,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上限标准,以及“先验收审核,后报账拨款”的程序,将补助资金兑现到项目实施单位。实行“五统一”(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统一入住)管理机制,与每个易迁户签订襄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书,约定易迁户搬迁入住后,旧房屋全部由镇政府统一拆除,统一平整复垦。
配套新设施方便新生活
扶持政策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搬迁优惠政策,搬迁户生产资料所有权、承包权未发生变更的,继续享受原有的各项惠农政策,让搬迁户住得安心。
基础设施配套,在安置点,按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要求,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了统一硬化道路、统一修建厕所、统一铺设排污管道、统一安装自来水、统一亮化绿化,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公共服务配套,各安置点均实现了“四通四有”。2017年,为实现全区64个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的目标,该区为64个重点贫困村建设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其收益全部用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该区光伏扶贫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404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388.8万元占投资总额35%,项目投资平台投入2579.2万元占65%,扶贫单位捐助2个,资金74万元。
打出组合拳摘掉穷帽子
2017年底,襄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完成,住户全部搬迁入住。按照《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在充分保障建档立卡人口基本住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的前提下,加强对易迁点剩余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2018年易地扶贫专项资金,该区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易迁点持续向好发展。
大力发展产业,坚持“一户一策”、一个安置点一个主导产业。龙王镇红水家园安置点借助红水河水库环境优势,引导易迁户发展稻虾养殖、开设农家乐等;程河镇卧阳岗安置点引导易迁户发展起垄花生种植、柳编产业等;朱集镇引导易迁户发展高产土豆等产业。区政府还设立产业奖补资金,对从事种植养殖业、农家乐和网店等贫困户进行“以奖代补”、分类补助,力争实现搬迁户有1个至2个增收项目。
积极培训就业技能,对易地扶贫搬迁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免费提供技能、创业培训,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峪山镇星火村易地搬迁户姜志选孙女姜扎根,经过培训已在襄阳市某酒店就业。实施金融扶贫,区财政投入资金1500万元,放大银行资本1.2亿元,贫困户发展产业可享受“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信用贷款,已发放小额扶贫信贷2300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643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