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芳 通讯员赵少鹏徐风)“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比拼、软硬环境的比拼。”11月27日,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国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时代,襄阳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组织部门作为为党的事业发展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能部门,将深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人才工作牵头抓总职责,积极应对发达地区人才虹吸效应影响,系统谋划、主动作为,加速构筑汉江流域人才高地,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铁是把“双刃剑”,在为襄阳高质量发展带来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外流的可能性。刘国安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落实,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聚焦发展大力招才引智。围绕市委重大部署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认真筹备编制《襄阳市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围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力实施好专项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工作,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引进一批海内外带技术(成果)、带项目、带资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襄创新创业。围绕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扎实开展“我选湖北·智汇襄阳”专项招聘,吸引更多高校大学毕业生来襄就业、创业。围绕补齐人才培养短板,深入开展“三招三引”(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招校引院),大力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在襄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聚焦痛点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自贸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为抓手,实施“骨干和高管人才贡献奖励”,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以柔性引才借智发展为抓手,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人才协调发展,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以改进人才评价机制为抓手,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待遇、配置资源的倾向,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大环境。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等工作,切实营造尊才重才良好氛围,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有机统一。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双管齐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方面,加快襄阳科技城二期、襄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建设,提升人才承载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修订隆中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青隽城建成高品质人才社区。制定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举办有影响的活动,通过微动漫、短视频等喜闻乐见方式宣传,不断提高襄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