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风雨无阻向前进
郭焕芝
今后,我们要以“没有退路只有冲锋、没有妥协只有战斗”的奋斗姿态,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去建设更加富强的国家,去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我们要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开路先锋。政协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我们要做坚定不移勇攀高峰的“追梦人”,起到表率作用。对于我们坚守实业的企业家来说,必须坚定发展的信心。彻底解决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把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里。要学政策找方向,为企业开辟更多市场空间。我们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克服享乐主义、坚决抵制奢靡之风,加大研发创新、引进人才力度。
我们要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履职模范。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六进六联”精准扶贫、界别为民服务等特色工作,竭尽所能为帮扶困难群体、稳定社会就业做实事、办好事。
我们要做敢于斗争、维护稳定的责任委员。我们政协委员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政治责任,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履职工作中,体现在个人的言行举止中。
以产业生态理念推进集群创新发展
高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落实好这些要求,关键是要强化经济运行的系统观,顺应信息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以建设完整产业生态的理念,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塑强产业竞争优势。
要优化产业规划组织方式,构建共建产业生态的工作机制。“十四五”时期,我们在规划指导产业集群建设时,应强化突出生态建设的质效考评,综合考量各重点产业的规模效益、生产配套、创新支撑、金融服务和梯队培育,清晰勾勒出产业发展“生态全景图”,按图索骥,分别提出各自发展目标,寻找相应发展短板,明确具体工作重点。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打造形成产业生态的核心引擎。建议以立足襄阳,辐射汉江流域、中西部地区的战略眼光来谋划推动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在“十四五”期间精准引进一批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高端科创平台的建设,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补齐生产服务短板,强化基于产业生态的价值链接。
加快打造襄阳特色的“中国技工之乡”
王达文
目前,我市每年有近5万人的企业用工需求,但中高职毕业生只有1.8万名。高新区十万产业大军,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技能人才不足2000人。现有的技能人才规模和培养水平,远远支撑不了全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因此,建议把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让职业教育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动力源泉。
一是建立贯穿职业生涯的职教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功能,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劳动力、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推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三是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健全激励保障制度,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文化,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让“光盘行动”走进千家万户
黄艳杰
“光盘行动”已渐成文明新风尚,但还有少数市民缺乏节俭意识,“盛宴”变成“剩宴”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议:
一要面向社会,把厉行节约的氛围营造好。持续推进“文明餐桌”进酒店、进食堂、进社区活动,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消费。
二要面向顾客,把文明消费的习惯引导好。通过发布餐饮服务业文明餐桌实施指引等行业规范,推动餐饮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引导顾客文明消费、理性消费。
三要面向企业,把科学管理的方式运用好。借助市场化和互联网手段,引导餐饮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光盘行动”。合理设计、持续优化菜品加工工艺流程,建立菜品主配料量化标准。
四要面向家庭,把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好。家长在生活中要带头合理膳食,主动“光盘”,言传身教,用好行为树立好家风。
五要面向弱势群体,把“食物银行”项目落实好。在优先满足困难群众需求的前期下,“食品银行”也可向社会免费开放,凭借身份证,一个人一天可免费领取一次食物,真正将“光盘行动”做到闭环式管理。
叫醒“沉睡”的好房子
罗敬东
我市乡村房屋平均闲置率在15%左右,最高的地方能达到40%,资源闲置和村庄“空心化”问题比较突出。随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一些工商资本看到商机,期望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投入到民宿、养生、休闲等服务领域来。城乡两方面都已来到了一个引爆需求的临界点。
为此呼吁,勇于探索,打破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将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租赁交易等纳入农村产权交易范围,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建好交易平台,让好房子走出小村子。在市级层面,开发全市统一的“襄乡一间房”APP;以县为单位,依托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或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产权交易公司;以村为单位,设立闲置农房经营服务站,受理农户资源信息登记、委托经营,为承租方提供信息咨询、事务帮办、现场体验等服务。二是做好宣传推介,让好房东找到好租户。三是找到盘活模式,让好房子变成好票子。四是探索保障机制,让好点子变成好样子。
确保返乡农民工有事干、干得好、留得住
王霞
去年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动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下,返乡农民工的数量创历史新高。但在帮扶安置返乡农民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他们留得住、干得好的因素。建议:
一要提供“返乡服务菜单”,通过“项目搭台”,让返乡农民工有事干。大力支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等产业,鼓励年轻农民工积极发展电商、直播、农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乡情浓厚、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产品。
二要打造“农民工学堂”,通过“培训赋能”,让返乡农民工干得好。针对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缺技术、缺经营思路等短板,精准、定向提供培训。
三要送上“政策定心丸”,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留得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措施,重点在土地流转、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政策帮扶力度,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
织牢加固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
刘杰
目前,基层社区公共卫生的“网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相对薄弱,防控能力不足;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医防协同”能力不强等。建议:
一是建立常态化的基层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联防联控机制。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小组,统筹协调辖区各类资源,明确各方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配合社区落实属地管控责任。
二是建立“科学预警、立体服务”的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服务机制。比如,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报告机制,建立社区公共应急的信息管理和疫情应对机制等。
三是加大投入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社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城区政府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按照人口分布、医疗资源配备等要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并实施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襄城区、樊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债等资金,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有化建设进程。针对民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督促机构标准化建设、配齐相关设备。
让校园成为最健康、最安全的乐园
赛晶晶
当前,我市各校都很重视校园公共卫生管理,但仍存在卫生室覆盖率不高、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够规范等短板。建议:
一是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围绕提高学校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教育部门协调卫健、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督察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学校在规定时限内整改达标。
二是建设标准化卫生室。制订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计划,根据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分类推进,逐步完善。
三是配备专业化医务人员。可通过联合医院委派、面向社会招聘、专项订单培养等渠道解决该类问题。
四是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相关工作制度,确保校园出入管理、环境消杀等相关工作规范操作、发挥实效。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健康管理实行动态监测、分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