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汪勇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 如今,每个到过襄城区庞公街道闸口社区的市民都会感叹:社区风景宜人,小区文明祥和,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社区。
本报资料图片
然而以前并不是这样。曾经,闸口是襄阳重要的工业聚集地,丝织厂、啤酒厂、粮机厂等29个企业在这里“驻扎”过。随着破产企业增多,闸口社区面临破产企业家属院多(16个老旧小区)、下岗工人多、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诸多困难。
从一个基础差、底子薄的“问题社区”变成了闻名遐迩的“明星社区”,闸口社区破茧成蝶,实现美丽蜕变的关键是什么?在闸口社区居民看来,就是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进取的社区党委。
如何让老旧小区焕发活力?“周边有人管,事情有人办,诉求有通道。”这是社区“两委”班子上门走访时收集的居民心声。
只有时时刻刻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才能赢得居民群众的信任。闸口社区党委整合老旧小区党员和“双报到”党员力量,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双报到’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4级组织构架,成立了10个庭院党支部和13个“双报到”党支部,实现辖区老旧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组织“双报到”党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困难帮扶等活动,将党的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
社区居民一组和啤酒厂家属院中间道路泥泞难行、在水一方小区房屋办证难、合成纤维厂小区下水管道堵塞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让居民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为了加强对老旧小区的长效管理,社区牵头成立了“家万兴”物业服务公司,优先聘用社区下岗居民、老党员在物业公司任职。
物业服务公司采取“微利运营、社区兜底、保障性服务”的运作模式,为老旧小区提供门卫保安、卫生保洁、水电维修等基本物业服务,辖区16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彻底解决了老旧小区无人管的局面。
不仅如此,社区还推选责任心强、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居民作为单元长、楼栋长,在小区“双报到”党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自管,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协助解决矛盾纠纷。同时,社区建立“小小楼栋长”队伍,通过“小手牵大手”方式,引导小朋友开展小区公益活动。目前社区16个老旧小区已设立93名党员楼栋长、18名“小小楼栋长”,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小区间,让小区有了更多的温暖与和谐。
现在的闸口社区,每名党员都是一名“小区管家”,都是一面旗帜,居民有事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闸口社区设立孵化园项目,让社区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目前,共孵化了志愿服务队、爱心服务队、舞蹈队11个社团组织,吸引辖区居民4000余人积极参与。
闸口社区党委还全面开展“四门行动”,动员辖区党员、热心居民常敲独居老人门、常串困难群众门、常叩封闭心灵门、常守居民小区门,辖区内的184个困难家庭全部由党员实现了“一对一”包保,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党员和志愿者为辖区2700户居民免费配送蔬菜14.5吨。
如今的闸口社区通过各方合力,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形成“党员领、群众跟、邻里敬、促和谐”的浓厚氛围,有效破解了基层社区治理难题,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该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文明和谐示范社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