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记者 张慧华 通讯员 吴冰冰
■3月30日,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江南院区、江北院区成立两个新冠疫苗接种点,承担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湖北文理学院及理工学院、中豪等高校、大型市场的新冠疫苗接种。为尽快落实疫苗接种任务,该院抽调医务人员60多人,从早8时到晚10时,全力为市民提供疫苗接种。两个月来,两个接种点共完成疫苗接种15万人次,为市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91岁的老大爷
接种新冠疫苗
“叔叔,你的血压170/100mmHg,稍休息下,等会再测量下血压。”“平时血糖正常吗?最近有感冒发热吗?”6月24日上午10点,在襄阳口岸体检中心新冠疫苗接种点(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江北院区接种点),医护人员仔细为接种者进行健康筛查,确保接种者安全接种。
据了解,目前处于第二针疫苗接种阶段,上午排队的人群有200多人,比4月、5月人数略少,但健康筛查、开具接种单、登记接种患者信息、注射疫苗、留观30分钟、出具接种证明等疫苗接种程序依然严格执行。
按新冠疫苗接种要求,各接种点要尽快完成市民第二剂接种,并每天上报接种者信息。为尽快落实接种任务,医院每天安排专职人员给市民打电话,询问第一针注射后的反应和目前的身体状况,并督促市民尽早完成第二针接种。“根据最新新冠疫苗接种要求,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时间只需要14天。”襄阳市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科主任龚春迎提醒广大市民,尽早完成第二剂接种,并建议70岁以上的老人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接种。
91岁的陈大爷在家人的陪伴下,于5月6日、5月27日分别进行两次新冠疫苗接种。“老人身体很好,接种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其家人介绍,老人注射疫苗后,还动员小区其他老人注射新冠疫苗。
“为减少市民排队等候时间,尽快完成疫苗接种,江北院区、江南院区每天各配置8个登记台、8个接种台、2个打印台。高峰时,南区日接种2900人次,北区日接种2700人次。”龚春迎说。
节假日不休
保障市民及时接种疫苗
5月下旬,医院接到湖北文理学院的接种任务。22名医护人员,携带6台移动接种台和其他接种物资设备,早上7点便从医院出发,前往接种点。
到了学校,学生们已经在排队等候,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接种工作。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终于完成2000多人次的新冠疫苗接种任务。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一次性隔离衣,里面的衣服早被汗水浸透。
除了高校,市妇幼还承担襄阳地区部分服刑人员的疫苗接种,这类人员没有手机,无法扫描建档,工作人员每接种一人就要在疫苗外盒上备注姓名和身份证信息,回到医院还要一个个核对,确认无误后再网上上传接种者的信息。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医护人员一丝不苟,一直到次日凌晨才完成所有接种者信息录入工作。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新冠疫苗接种,那就是“忙”,尤其是疫苗接种高峰期,市民排队似长龙,医护人员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工作人员因长久站立或固定注射姿势,有的双脚出现浮肿,有的肩颈酸痛,有的反复扳疫苗针剂手都磨出水泡……即使再苦再累,也没有一个医护人员退缩,大家坚守在接种岗位,全力完成接种任务。让医护人员欣慰的是,只有少数市民接种后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等不良反应,但经过2-3天后,症状很快消失。
从3月30日至今,60多名医护人员坚守接种岗位80多天,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连五一、端午都坚守在接种岗位。“只要有新冠疫苗,我们就及时联系社区、单位,通知市民前来接种,尽早完成全民疫苗接种任务。”在他们心里,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只有疫苗接种。
截至目前,该院南区完成疫苗接种6.5万多人次,北区完成8.5万多人次,其中移动接种疫苗2万多人次。在襄阳各高校放假之前,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全面完成高校学生疫苗接种任务,让大学生安心度暑假。
新冠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根据最新疫苗接种要求,第二针疫苗接种时间和第一针间隔只需要14天,请市民尽早到接种点进行第二针接种。
2.接种当日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卫生,以防诱发皮肤感染。
3.接种后3日应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劳累。
4.接种一周内不酗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
5.接种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过敏原。
常见不良反应的问题解答
1.局部不良反应以接种部位疼痛为主,一般2-3天消退。
2.全身不良反应以头痛、疲劳乏力为主,一般2-3天消退。必要时,可用解热镇痛药。
3.发热患者的处理:低于38.5度,多喝水,多休息,注意观察;高于38.5度,对症处理,若无改善,及时前往综合医院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