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正强 全媒体记者胡采棣】元旦假期,走亲访友、聚会游玩的人增多,小型交通事故带来的道路拥堵成了难以避免的“节日插曲”。1月1日17时许,在长虹北路万达广场公交站附近,一辆准备进站的公交车与同向行驶的私家车发生剐蹭。因事故停滞的车辆顿时让已经进入晚高峰的城市主干道陷入拥堵。然而几分钟后,处置事故和疏导交通的民警便抵达现场,不一会儿,车辆便恢复有序通行。
“这一切都归功于不久前上线运行的‘城市大脑’。”襄阳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值班指挥长宋剑介绍,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大屏的“城市之眼”模块,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相关情况便被“一网统管”系统实时捕捉到,并经由系统将处置指令下达至市级交管部门和现场附近的警务平台、责任民警,处置力量得以迅速赶到现场。疏导人员及时到位,交通整体调控预案顺利执行,一场可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的拥堵得以解决。
据了解,“一网统管”平台已接入襄阳市30家单位的1.59亿条数据,汇集59个业务系统,开发应用场景31个,搭建完成一体化数字底座12个,梳理城市运行管理事件11大类757项,依托坚实的数据支撑,有效实现“一屏观全域”。同时,该平台还围绕城市天气、城市环境、城市之眼、城市之声、城市保障、城市交通、城市事件、风险预警八个动态维度,汇聚全市1880万条数据开发建设36个指标,打造1300多项城市运行生命体征,生动鲜活地反映了城市运行宏观态势,让“一网管全城”成为现实。目前,“一网统管”平台日有效处置高频事项300多件,日办结率超过98%,处置时间较以往缩短近50%,像节假日突发交通拥堵这样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的“麻烦事”,已不再成为困扰。
“下个阶段,我们将坚持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抓手,聚焦城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理念超前、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实战管用’要求,不断完善‘三级平台、五级应用’。”宋剑说,到2022年底,全市将新开发建设应用场景100个以上,以突出隐患、明显短板为切入口,围绕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在应急、城管、消防、生态环境、民政、经济、卫生健康、综合治理、江河湖库、燃气等领域,形成一批基于“城市大脑”的特色应用,推动城市事件智能化处置在城市运行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再上新台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