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湖北枣阳:“三点”推进抓清收 守好民生“养老钱”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31日15:5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杜凯)8月31日,笔者从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2022年以来,该局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为契机,抢抓滞纳金和利息政策调整机遇,高位推进养老保险欠费征缴工作,针对欠费单位历史欠费原因和政策性因素分类施策,全市累计补缴各类养老金9000余万元。

理清堵点,制定清收“三张清单”

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枣阳市迎来了一轮退休高潮,为妥善解决因用人单位欠费和个人断缴等因素形成的信访等不稳定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保险发展社会氛围,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健康平稳发展,枣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积极汇报争取,着重摸清“三张清单”,为化解历史欠费问题奠定基础。一是摸清欠费清单。组织工作专班,历时一个月,反复核对,确定了542家欠费单位,其中54家国有企业欠费4078万元,两家国营农场欠费9800万元,理清欠费金额共计2.07亿元。二是压实责任清单。枣阳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先后3次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缕清责任、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分步推进化解。成立了由财政、税务、人社等部门为主的欠费清收工作专班,对重点欠费的科经、水利、住建等12家部门逐个下达欠费清收清单,夯实主管单位清收责任。三是建立问题定化解清单。根据用人单位欠费存在的改革不到位、经营不佳、无实际缴费能力等问题,会同税务、财政等部门全力摸清用人单位经营生产状况和资产现存状况,算好资金账、资产账、收入账和欠费张,采取“一企一策”“一地一策”方式,将化解任务下达至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将压力传导至用人单位,有效保障了整体工作实效。

瞄准难点,分类施策推进清收

瞄准国有、集体、乡改等欠费规模大、历史原因复杂、信访矛盾突出等重点欠费行业,紧紧抓住滞纳金和全国信息系统统筹有利机遇,大力宣传引导,强化用人单位清收责任意识和问题化解意识,推动用人单位养老保险补缴欠费达3000万元。一是瘦身减负,国有企业欠费化解有决心。针对枣阳市麻纺厂、钛微肥厂等历史欠费大户,由主管部门、银行、国投等相关部门对其资产和相关权证关系进行缕清,推进行业主管部门研究现有资产变现方式进行化解。通过努力,实现了欠费大户麻纺厂通过资产过户抵押至国投公司,由该公司对该厂及时拨付养老金,有效防止缴费断档,化解了滞纳金继续增长等风险,2022年将通过定期拨付方式完成欠费征缴382万元,为全面缴清欠费奠定了基础。二是化整为零,集体企业欠费化解聚合力。针对集体企业转型、经营程度不一造成的历史欠费问题,继续采用包保化解方式,对企业性质、人员身份进一步认定,由主管部门清查资产并推动变现,比照乡改企业养老保险资金保障模式,分别制定具体化解方案,采取化解欠费和改制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同时,探索参保人员转入灵户参保管理方式,由个人先行缴纳,待企业改革变现到位后返还单位缴费部分。2022年以来共征缴集体企业社会保险欠费1003万元。三是因地制宜,农场职工欠费化解出效果。针对国有农场欠费复杂情况,会同车河、随阳两个农场对农工户历史欠费核查认定到人,对缴费能力进行调查。对能够正常缴费的按月认定,按月缴费;对一时不能缴费但有缴费意愿的,由两地政府收缴一定资金后,实行单独认定缴费;对确无缴费能力的造册管理,待条件成熟后再认定征缴。今年以来共动员139名农场职工补缴社会保险费909万元。

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引导征缴

突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强化服务民生的政治责任,大力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及时缴费,培养当期缴费习惯,确保参保群众社会保障权益。一是主动优化服务。全面响应政务服务改革部署,将社保结算等服务窗口整体迁移至枣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大力政务服务“一事联办”,在全国统筹信息系统上线前,推行“延时办”“周末办”服务,确保各类参保人员业务需求。二是主动宣传引导。扛起社保政策宣传的主体责任,先后投入资金5万元,发布手机短信40余万条,同步在电视台、广播、网站等渠道发布政策引导通告,及时提醒告知广大参保人员及时缴费,补缴以往历史欠费,确保不因政策变动损失个人权益。通过系列宣传,我市累计征收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1.04亿元,其中灵活就业人员补缴养老保险费达6000万元,取得了良好成效。

【责任编辑:刘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