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姜雁冰 通讯员 赵遂玲 李雯艳
连日来,每天早上趁着上班前的时间,冯闯拿起小喇叭就出门。作为村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提醒一下返乡的村民,宣讲一下疫情防控知识成了他的工作日常。
冯闯是老河口市洪山嘴镇杨家湾人,能主动在村里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拿他的话说“一方面是支持母亲的工作,一方面也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冯闯的母亲是杨家湾村的党支部书记,经常叮嘱他“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做出格的事”。
建设“清廉家庭”,在老河口已蔚然成风。
弘扬清廉家风,涵养清风正气。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妇联为充分发挥“清廉家庭”在建设清廉襄阳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机制,突出重点,抓好示范,有力推动了“清廉家庭”建设工作的落地落细落实,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家庭生态和社会环境贡献了老河口巾帼力量。
搭建舞台 多方联动抓谋划
“家风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创新形式,持续打造清廉家庭品牌,不断提升家风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9月29日,在老河口市纪委监委、老河口市妇联联合举办的“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主题宣讲暨家风故事分享活动上,该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双义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可以帮助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积极构建“市委主抓、纪委推动、妇联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高标准谋划,协同推进“清廉家庭”建设工作。
“传承好家风需要化无形为有形,搭建形式多样的载体和阵地。”老河口市妇联主席张进说,为夯实“清廉家庭”建设基础,该市下发了《老河口市“清廉家庭”载体建设责任单位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和工作清单》,明确了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组织示范点负责人学习外地清廉家庭建设工作先进经验与做法,共同探讨工作措施,积极做出本地特色。
为保证实效,今年8月,老河口市将清廉家庭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年度考核内容,对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实施分类考核,突出清廉家庭建设的经常性,形成了有目标、有举措、有考核、有反馈的工作闭环。
聚焦重点 助推清廉做表率
“以前总觉得自己只是家属,把老公的后勤保障搞好、把娃子照顾好就行了,还上升不到‘清廉’这个层面,通过这次参观,才知道这离我们生活很近。”日前,在老河口市妇联开展的“清风传家·廉以治家”清廉文化进社区主题活动现场,胡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联合组织、宣传、妇联等部门,在全市党员干部中通过讲清廉故事、评廉洁家庭、赏文艺作品、上主题党课、受警示教育、建学习阵地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家风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优秀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营养,以德治家、以廉持家,在管理好配偶、子女等“身边人”的同时,倡导家庭成员积极成为清廉家庭建设的推动者、践行者、监督者,共同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同时,该市妇联还采取入户走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推进廉政家访常态化。其中,竹林桥镇党委书记带队对班子成员及年轻干部进行廉政家访,切实加强“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
此外,选准重要节点,强化家庭助廉。在党风廉政宣教月,举办“树清廉家风 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对乡科级干部家属进行集中教育,签订家庭助廉承诺,存入档案,面向党员干部家属开展“清风寄语 亲情助廉”廉政寄语征集活动。各乡镇(街道)则以村(社区)书记家属为重点,通过召开家属座谈会、评选廉内助、警示教育、赠送家风家教书籍等形式,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贤内助”。
创新方式 丰富内容提质效
走进老河口市酂阳家风馆,一个又一个关于清廉家风的故事、一句又一句关于清廉家风的格言警句,时刻让前来参观的人们从中感悟着清廉家风的精神内涵,自觉成为优良家风的传承者。
据介绍,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委把清廉家庭建设纳入清廉老河口建设总体布局,创新多种载体和宣传方式,将清廉家庭与清廉村居、清廉机关、清廉医院、清廉学校等清廉载体融合共建。
张进告诉记者,除和平路社区的家风馆外,目前在童营社区红色驿站统筹建设的红色家风馆也即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老河口市委党校深度挖掘袁书堂、左觉农等革命先辈事迹,打造红色家风精品课,利用线下讲、线上播等形式广泛宣讲。老河口市艺术剧院则发挥专业特长,以文化浸润心灵,创作了《看孙孙》《酒驾》等家风剧目,深入基层巡演10余场,观众2600余人次。
“为让清廉家风深入到千家万户,我们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将清廉家庭建设融入各级各类活动。”张进说,今年来,分别在暑期彩虹行动、希望家园、道德讲堂等项目中开展清廉家风主题活动。在“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巾帼家庭教育大讲堂”等公益项目中专门设计“同上清廉家风课”环节,引导基层广大妇女群众传承红色家风,深受社会好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