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宜城木渠村水稻亩产超850公斤 “种子”芯片帮助农户丰收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1日17:3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钟军 李锋 邓青霞  廖锋平)近日,湖北省宜城市木渠村,随着丰收季节的来临,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映入眼帘。在村边的一块稻田里,收割机正在忙碌地工作,随着一阵阵“沙沙”的声音,金色的稻粒从收割机的传输管道里奔涌而出,不一会就堆满了一台农用拖拉机的拖斗。

“种子”芯片助农丰收。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这片丰收的稻田属于木渠村种粮大户杨健,今年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持下,杨健参与了“种粮一体化”项目,种植的200亩专门筛选出来的荃优607优质水稻喜获丰收。

“我今年种植了200亩的优质水稻,品质好,产量高,亩平产量达1700多斤,比去年亩增产200斤,每亩增收270多元。”木渠村种粮大户杨健看着金灿灿的稻粒,高兴的说:“今年取得这么好的收成,得益于农业农村局和省农科院联合打造的种粮一体化示范基地。专家们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要选准了种子‘芯片’,就选准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方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宜城木渠村做为湖北省“种粮一体化”基地,精心培育的“种子芯片”,填补了襄阳市种子制种、繁种的空白,为种植户选种指明了方向,确保“中国饭碗”装进更多的湖北粮。

据了解,宜城共有水稻面积56万亩,大田每亩产量620公斤,总产35.8万吨吨,水稻二十连丰已成定局。随着田管科技增收技术的成熟,“种子芯片”增产优势明显,已成为宜城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农民开启增收致富的创新之门。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