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纳米襄阳工厂(汽车制造)。
襄阳惠强(新材料)。
振华宇科(电子信息)。
英索尔(电子信息)。
航宇嘉泰(高端制造)。
支柱产业再添增长点
高新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1月至9月,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区八大产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其中,东风板块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5%,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9个百分点,增速较1月至3月、1月至6月分别提高46.5个、16个百分点。
今年是东风汽车襄阳基地的大转型之年。5月,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重马力工厂投产,和其零部件主要供应商——东风铸造三厂一起保持高产状态。在整车制造方面,东风纳米襄阳工厂首款新能源乘用车“纳米01”在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启预售,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总部襄阳工厂VAN总装线即将试生产。
为什么说今年是东风汽车襄阳基地的大转型之年?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投产的四个项目都是行业标杆项目。东风康明斯重马力工厂项目聚焦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能同时进行8个型号的混合生产,是国家级5G数字示范工厂,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东风铸造三厂搬迁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一代绿色铸造智能工厂,标准产能达到5万吨,机加工产能达到14万件,涵盖东风康明斯全系列、东风商用车、东风轻发等型号发动机产品;东风汽车股份制造总部襄阳工厂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和绿色工厂升级项目将轻卡年产能提高到22万辆;东风纳米襄阳工厂助力襄阳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实现破零梦想。今年年底,一个全新的东风汽车襄阳基地将实现更大作为。
在东风汽车襄阳基地能级得到整体提升的同时,高新区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步伐加快。襄阳轴承、新火炬、美利信、光瑞汽车等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和供应比例,其中光瑞汽车新能源汽车板块销售比重由2022年的30%增长到目前的65%。
9月15日上午,襄阳市汽车产业跨境出海培训暨产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东润汽车与襄阳自贸区跨境电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企业跨境出海框架合作协议。襄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新的“汽车产业带+跨境电商平台(独立站)+外贸综合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将帮助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提升产品溢价能力。高新区汽车产业能级将随着襄阳对外开放的扩大得到快速提升。
在追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高新区正加速布局智能网联科创小镇,一个全车型、全功能覆盖的自动驾驶测试、新产品示范应用、新技术体验培育、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探索基地将诞生。
打造我省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第二大产业向高而攀
10月20日,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鹰重工)研发生产的WD-350型动力稳定车整备完成,启程发往上海,将通过海运发往马来西亚关丹港,服务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中马两国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是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全长约665公里,全套采用中国标准。
金鹰重工有关负责人介绍,金鹰重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累计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出口产品870余台(套),成为中国铁路建设标准输出的重要力量。
金鹰重工是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龙头企业,它的发展是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涉及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三个细分领域的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规上企业87家,工业总产值占高新区八大产业的比重达到24.7%,成为高新区第二大产业。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强化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科研优势,发挥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简称五二五泵业)、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行业竞争优势,挖掘金鹰重工、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优势资源,以及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力电工)、襄阳中基创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基创展)等企业细分领域特色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据介绍,今年,高新区正重点推进总投资16亿元的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工业园二期、总投资5.9亿元的五二五泵业特种工业泵制造、总投资5亿元的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属增材制造生产基地、总投资4.5亿元的中基创展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制造等项目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今年,航空航天板块成为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势最为明显的部分。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规划财务部部长高枝介绍,作为目前国内具备机载设备国际化取证能力并成功实现为国际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配套航空设备的企业,公司目前已中标250余架新飞机的座椅订单,订单量同比增长220%,订单已排到2027年。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商业航天用固体动力燃料的连续化制备系统”项目通过产业转化后,将在襄阳累计孵化出产值20亿元的相关产业,其中复合材料和含能材料产值可达10亿元、新能源汽车气体发生器产值可达6.5亿元、其他领域产值可达3.5亿元。
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窗口期”
突破性发展未来可期
11月2日,在大力电工钒储能电堆生产车间,工程师正在研制为枣阳钒储能项目定制的钒储能电堆。车间负责人介绍,该电堆根据项目要求,采用行业独一无二的设计,体积更小,效率更高,集中反映了大力电工钒储能领域研发水平。
钒储能是一个千亿产业。据介绍,大力电工已在钒储能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内钒储能领域领军企业。10月以来,前来大力电工洽谈合作的客商络绎不绝,近期召开的钒储能合作会议将为大力电工钒储能事业突破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近日,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回天新材)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回天新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4%,净利润同比增长22.60%。
近年来,回天新材通过在鄂、沪、粤、苏等地和日本、越南建设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引领国产化替代,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据介绍,全球每两块光伏组件就有一块使用回天新材产品,回天新材光伏硅胶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5%以上,是光伏行业封装材料全球第一品牌。回天新材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发明,参与2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2款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今年以来,锂电池产业逐渐成为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在建和已投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产能达43GWh,年可装配新能源汽车80万辆。其中,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已全部投产,第四季度将迎来产能快速爬坡期。同时,随着襄阳产比亚迪动力电池外销扩大,高新区外贸额将迎来大幅提升。
记者近日在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湖北新华光)车间看到,发往成都、武汉等地的光学玻璃堆满仓库。据了解,该公司是国内第二大光学玻璃生产制造企业、国内最大的特种光学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年产无色光学玻璃5000吨、特种光学材料20吨、光学元器件8亿件、一次及二次光学型件6亿件,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0%、15%。
10月15日,湖北新华光检测计量中心通过CNAS推荐认定,标志着该公司在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内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报告,可使用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志和ILAC国际互认联合标志,将大大提升产品的价值和销量。
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高新区拥有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企业57家,当年实现产值371.7亿元。得益于新建项目的加持以及新发展机遇的到来,到2025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500亿元产值。
深度参与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分工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11月2日,湖北东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禾电子)负责人告诉记者,东风纳米襄阳工厂量产进入倒计时,东禾电子生产线为配套生产做好了准备。据介绍,作为东风汽车股份、东风康明斯等主机厂的主要配套商,今年,东禾电子汽车电子产品销量实现了20%的增长。
当下,“新四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主要发展趋势,高新区汽车电子企业聚焦汽车电子高价值环节,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成功进入东风、比亚迪等整车制造供应链。其中,湖北腾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腾威电子)深耕IGBT配套加工,成为台基半导体、航宇精工、中车机电、中车时代等IGBT行业领军企业的供应商。作为国内高端汽车电子及数控装备技术领导型企业,腾威电子研发的智能驾驶座舱已经进入试用阶段。
除了汽车电子领域之外,高新区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制备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截至10月底,湖北微硕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微硕新材料)累计生产各类软磁产品1.8万余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湖北华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磁电子)的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华磁电子成为国内品牌手机制造企业以及欧普等照明企业主要供应商。
近年来,高新区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加强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招引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同时,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奠定了基础。
在汽车电子领域,今年6月,投资5亿元的湖北泽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源及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投产,成为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补链的重要项目;在消费电子领域,今年4月投产的湖北新鸿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屏检查、维修、再制造项目,产值已经达到4000多万元;在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湖北力生电缆有限公司、湖北以荣科技有限公司等新项目即将投产,将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满堂彩”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吸引下,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企业加速入驻。截至今年9月,全区拥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59家,实现产值222.6亿元;签约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7个,占该区上半年新签约项目总数的21%,总投资额达到24.86亿元。
为加大电子信息产业扶持力度,今年,高新区链主单位和协作单位积极落实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机制,推荐湖北欧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企业与“科技副总”签订合作协议,解决人才难题;组织湖北泰和电气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电子信息产业银企、产销对接活动,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难题,促成配套合作;为微硕新材料、华磁电子等5家电子信息企业解决用工岗位200多个。
据悉,高新区将深度参与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分工,引进和培育一批整机、核心零组件、方案研发设计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板块做大做强,构建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将高新区打造成产业链相对完整、在湖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制造基地和华中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区,全区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策划:周向明 陈柱 杨柳
文字:全媒体记者 黎贵波 通讯员 乔凤梅 曹桂敏 夏慧慧 陈建 王辰博
图片:全媒体记者 王虎 李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