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家书的学生们
□通讯员李乔琦 全媒体记者魏崴 文/摄
“妈妈只希望你健康快乐成长。”“我的女儿,就这么在我眼皮底下悄悄长大,希望你心里有爱,眼里有爱,不攀比,不炫耀,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新年伊始,襄阳市第九中学2022幼师2班的53名学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父母写给自己的一封家书。
见字如面,父母的真情告白让孩子们感悟至深,亲子间曾经的误解与不解,瞬间烟消云散。一封家书,为何能拉近亲子关系?家长如何通过家书与孩子保持沟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襄阳市第九中学2022幼师2班班主任王晓月、襄阳市第九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宋文琦等。
羞于表达的爱意从信中倾泻而出
2024年新年前夕,王晓月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活动——“新年新寄语,家校齐共育”。王晓月将家长给孩子的信放进红包里,在元旦那天交到孩子手上。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关系,增进三方的了解,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王晓月坦言,她筹办这次活动时,心情比较忐忑,怕家长参与度不高。不少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平时回复老师的消息都不是很及时。
不过,家长们纷纷响应,实现了全员参与。有的家长手写家书,有的家长将自己想说的话编成短信发给王晓月,请她打印出来,转交给孩子。参与活动的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第一次以写信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每封家书我都看了。有些家长表示会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并鼓励他们勇敢追梦。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三观正、明事理、懂分寸、知感恩的人……”王晓月说,从信中,她可以感受到,家长的爱其实很朴实,家长也并非像孩子所想的那样,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在意他们的感受。家长更多的还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家长与老师交流时,会询问孩子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心情如何等问题。
“不少家长还借着此次机会,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曾经羞于表达的爱意,从信中倾泻而出。”王晓月说,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孩子来自多子女家庭,会误以为父母偏爱弟弟、妹妹;有的孩子会认为如果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会“嫌弃”自己。而很多家长在家书中诉说了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
王晓月说,孩子们几乎是泪流满面地读完信件。他们从信中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读懂了他们为家庭奔波的不易。
“亲爱的爸爸、妈妈,每天看着你们忙前忙后,我感到很心疼,今后我会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妈妈,你写给我的话,我都记在了心里。”“爸,我说不出特别动人的话,但我知道你每天都为了生活而奔波,很不容易……”随后在录给父母的视频中,这些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家长写信、孩子读信,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对亲子关系的一次回望、梳理。孩子回望父母的付出,唤醒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王晓月告诉学生,他们回家后,要与父母好好谈心,当面向父母表达爱意。
“从家长反馈来看,这次活动还是有明显效果的。”王晓月说,许多家长表示,平时孩子回家都是独自待在房间里,但这次回家后,会主动跟家长谈心。一些孩子主动给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打电话,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自信的孩子身后站着大声说“爱”的父母
“大多数父母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情感,家人之间总是羞于表达彼此的爱。很多自信的孩子,身后站着能大声把‘爱’说出来的父母。”在制作本次活动的视频时,王晓月写了这一段话。
在与家长交流时,王晓月了解到,许多家长表示,他们本来是想与孩子好好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但事与愿违,一开口就询问学习成绩,好像只有从“学习”切入,才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这些家长不好意思开口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也不知道该怎样关心孩子,陷入了沟通的‘死循环’。”王晓月说,特别是有些学生的父亲,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接、简单甚至粗暴,导致双方难以沟通。
宋文琦表示,大部分家长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内敛,写信这种方式很适合家长正面表达情感。
宋文琦建议,家长要勇于向孩子表达爱意。孩子也不要羞于对父母表达爱意,孩子对父母表达爱意,对父母而言是一种温暖与感动,这种情感是弥足珍贵的。家长与孩子勇敢地互相表达爱意,既能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亲密,又能给予对方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感动。
“孩子对父母有着深深的眷恋。在成长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但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王晓月说,不要低估家长的一句话带给孩子的影响。因此,在沟通时,家长和孩子都要避免将工作、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带入交流中。
少讲不行的理由 多想能行的办法
“家长在给孩子写信时,要多做正向的沟通,准确表达心中所想,话语中不要带有埋怨的情绪。”宋文琦说,比如,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因不添衣服而导致感冒,那就多解释不添加衣服会带来的后果,而不要说“不听我的劝说,你看你感冒了”之类的话。这样容易让孩子感到厌烦。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家长要少说一些赌气的话,多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宋文琦表示,写信是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在新年、孩子生日等关键节点,家长都可以采取给孩子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信可长可短,重在表达情意。特别是在孩子迷茫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唤醒孩子曾经的梦想,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
市民史先生(化姓)就曾因父亲的一封信而改变了人生。从小学到初中,史先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上了高中后,因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
当时,无论家长、老师怎样劝说,他都无动于衷。眼看高考临近,在他自己都不抱希望时,他收到了父亲的一封信。“父亲流着泪写下这封信,在信纸上,我看到泪水留下的痕迹和许多已经模糊不清的字,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史先生说,看完信后,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不能再让父母担忧。后来,史先生戒掉了“网瘾”,奋发图强,如愿考上了大学。
“亲子间建立良好沟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一封信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宋文琦表示,家庭应该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与孩子的良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