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30余家、签订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项目金额超2000万元、学校在襄阳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阳产学研基地成立三年以来,始终围绕服务湖北省“武襄十随”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和襄阳市产教融合城市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坚持以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为抓手,通过助力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推进青年博士进企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等产教融合合作载体,赋能地方产业发展。
“科研跟着产业走”
基地主动转变服务思维,立足学校机械、材料、车辆等特色学科专业群和襄阳市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集中资源力量组建科研团队,定期组织开展校企、校地人员互动交流,直面企业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形成产教共赢的良好新局面。目前基地已有10个科研团队入驻。
石振东教授是学校汽车工程学院的教师,2023年被襄阳产学研基地聘请为技术顾问,负责为高新区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工作。他带领科研团队,深入襄阳群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连续承担企业“新能源部件生产线控制系统开发”“亿纬项目线体MES系统开发”“低压控制线束生产管理系统开发”等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企业部分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力。
“青年博士进企业”
基地不断推进青年博士教师进企业,在学校科研与企业生产之间“铺路搭桥”,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2023年襄阳基地共有7名青年博士教师入驻3家企业。
被襄阳市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聘为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孙建新博士,是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也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专家库和襄阳市科协智库入库专家。2023年6月以来,他主持了公司“复杂结构铸造产品砂型及壳模的3D打印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协助公司技术中心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增效工作。
“专业围着需求转”
地方产业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如何有效衔接?围绕上述问题,基地主任汤德强、副主任赵新军多次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走访调研高新区多家企业,现场深度交流人才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关键事项。三年来,基地针对地方产业入驻学生累计达2447名,涵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流管理等11个专业类型,实现了入驻专业与地方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基地通过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定向培养、“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等途径,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三年来学校在襄阳市就业学生累计近300人,打造了一条“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人才需求”的畅通通道。
随着校地合作的深入推进,襄阳产学研基地与高新区地方产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基地将坚持传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植根汽车产业办教育的基因,对接高新区企业需求,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创业服务中心 郑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