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丹(左)为独居老人送餐 通讯员李勤 摄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 通讯员李锋
“来,这是您的粥。”“有点烫,您小心一点。”2月20日一大早,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社区铁路东路爱心粥店内,人潮涌动,不少环卫工人和老人在这里领取免费爱心早餐。
爱心粥店发起人方丹穿着红马甲、拄着单拐正在忙碌着,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从2016年至今,方丹凭借着单拐支撑,依靠裁缝铺的微薄收入,八年如一日带领志愿者团队为生活困难群体提供爱心粥5万多份,传递着人间大爱与社会温暖。她先后获得襄阳市第九届道德模范、“襄阳好人”等荣誉。
一碗热粥 温暖一座城
凌晨4点半,人们大多还在睡梦中,但爱心粥店后厨内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备料、炒菜……方丹和志愿者们一起忙碌着,大伙儿的欢声笑语让厨房里暖意融融。
一碗粥、两个馒头、两样小菜,这是方丹为99岁的赵光娥送去的爱心早餐。
赵光娥老人视力模糊、听力下降、行动不便,方丹和志愿者们每天轮流上门给她送早餐。赵光娥每次都热泪盈眶地说:“你们就像我的亲闺女。”
“平时的爱心餐是一碗粥、两个馒头、两样小菜,遇上志愿者本人或家人过生日,就给‘五保户’、独居老人免费送油条。”方丹说道。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他们每天坚持开门,准时做好饭等着我们来,并且这里是用大锅煮粥,香得很。”提起这家爱心粥店,来吃早餐的环卫工人话匣子也打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赞声一片。
8年来,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方丹开办的爱心粥店成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无生活能力的残疾人的“港湾”。
多年来,他们熬制的爱心粥犹如一缕阳光,温暖着清早南来北往的陌生人。
点点“微光” 汇聚成大爱
“80后”的方丹是小河镇朱市社区居民,年幼时的一次意外造成左腿烧残截肢,从此单拐便成了她的另一条腿。
成年后方丹在朱市社区开办了一间裁缝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固定收入后,她便关注起身边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环卫工人等困难群体。
“我从小行动不便,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要做爱心的接力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谈及为什么要开办爱心粥店,方丹质朴的话传递着坚定的爱。
2016年,方丹拿出1万元积蓄,动员身边的蔡钱钱、胡端珍等好友,依靠发动志愿者,在宜城市区五条路开办了第一家爱心粥店。
从那以后的每天凌晨4点,她就从朱市社区骑电动车到宜城市区的粥店忙着煮粥、炒菜,6点半准时为这群“特殊客人”提供免费早餐。
由于路程远、行动难,在一次送餐过程中方丹在黄集桥口被一辆大卡车撞倒,腿摔骨折了。
在家躺了一个多月后,惦念着困难群体的方丹便又拄着拐杖为他们送早餐。
2017年4月,方丹就和姐妹们商量,把城区的爱心粥店交给其他爱心人士打理,自己和同伴一起回到朱市老家再开一家爱心粥店,造福家乡孤寡老人。
为了让爱心粥店能够正常运转,方丹除了用自己裁缝铺的收入补贴外,还开荒种菜。
每天把店里的事忙完后,她会赶到菜地里去种菜,腿不方便就端个小凳子趴在地里种菜,提个小桶浇水,有时还开着三轮车,拄着拐杖上河堤、穿田埂,挖毛辣菜、蒲公英等野菜,想出不少主意降低粥店成本,确保爱心粥的质量不降低。
八年坚守 让爱无声传递
寒来暑往,方丹和同伴们一干就是8年。每天40多人的免费早餐,100多个馒头,一大锅粥和两盆小菜全部分发完。
樊雪梅是方丹的邻居,在方丹的带领下,她来到爱心粥店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8年来从未间断。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多做善事好事,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樊雪梅的话很质朴,也代表了爱心粥店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的心声。
在方丹的带动下,爱心粥店的志愿服务队逐渐壮大成了30多人的队伍,他们每天轮流到店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方丹和她的同伴们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并没有止步于餐桌。
在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引导下,方丹和她的同伴们每年还在重大节日为环卫工人、养老院等提供大米、油、牛奶等物资;每年中、高考时,为学子们提供矿泉水2600瓶以上;每年对贫困大学生、困境儿童资助6000元;常态化参与清洁家园、化解矛盾等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时间存折’的全域推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也参与进来,爱心粥店人力、财力也越来越有保障了,爱心粥店也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方丹表示。
虽然只是一碗粥、两个馒头、几样小菜,一份简单的早餐却温暖了整座城市。方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影响着身边人,用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奉献塑造着不平凡的精神,折射出只求付出、不问回报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