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大学生在彝族非遗手工艺传承创新工作坊制作手工艺品。 全媒体记者 谢勇 乔森垚 摄
全媒体记者 余子威 刘睎菁 通讯员 朱斌 吴卓钰
6月13日清晨,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重头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开幕,参加本届大艺展的高校师生共赴这场艺术的盛宴。
艺术与国风在此交融
矫健的舞步、有力的叩击、多变的阵型……在汉凌舞启——英歌舞实践工作坊,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和呐喊声,一群画着脸谱、手拿舞槌的英歌舞表演者闪亮登场,英勇豪迈的气势瞬间点燃全场。
“英歌一响,万人空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是广东潮汕地区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群体舞蹈,取材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被誉为“中华战舞”,是民间艺术瑰宝。
“英歌舞对传统舞蹈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大学里,我们把各种流派的舞蹈进行了采风和汇集,并进行了三年的课程建设,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学生学习了英歌舞。”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带队教师张丹说。
“兴我礼仪邦,着我汉家衣。”在湖北理工学院霓裳映像——汉服数字化及复原工作坊,参观的学生纷纷上前穿上楚国贵族袍服拍照打卡,体验汉服之美。
“太美了!”“穿上很舒适!”“身着汉服,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前来体验的学生纷纷对工作坊竖起大拇指。
浙江工业大学国潮社工作坊也颇受欢迎。学校设计团队以杭州富阳龙门古镇为例,提出“建筑融入文创,文创走进乡村”的新破题思路。设计团队将艺术元素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针对不同乡村“量体裁衣”,挖掘古建筑符号设计文创产品,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IP系列。
苏州大学的“大美汉字”中国文字创意设计工作坊则以“守正创新”为引领,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以汉字的发展脉络为基础,融汇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进行汉字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引领学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整体性、互动性的汉字视觉设计教学研究项目。
艺术与科技在此碰撞
科技的迅速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更大发挥空间。
战船、走舸、帆船……近十种木质船型在湖北文理学院“襄船”木艺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展出,吸引众多大学生和观众拍照打卡。“本次展演,我们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传统木艺,提升了制作作品时的效率与精度。”“襄船”实践工坊负责人柴晶介绍,该项目将古老木船技艺与现代创新相融合,既彰显了传统工艺,又展示了现代设计的匠心独运,培育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
运用3D打印技术的,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带来的中药数字化标本研发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团队基于3D打印技术,应用数字化空间建设、数字化扫描等创新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实现“中医药+科技+艺术”,以数字模型呈现中药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精细结构。团队成员还利用课余时间进校园、进社区,运用数字化标本制作、科普游戏体验等形式,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与数字科技相结合的魅力。
同时,艺术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在本届大艺展布展的是“有温度的医疗机器人设计实践工作坊”。“我们将猫头鹰元素融入陪护机器人的设计中,旨在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一个‘温暖’的护理助手。同时,我们设计了一款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可爱俏皮的设计风格,有助于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嘉珩介绍,团队在设计创作阶段,将“艺术”“科技”“人文关怀”相结合,希望给医疗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探索出一种新方向。
艺术与古城在此相遇
艺术作品展览展区入口处是一段特殊的“古城墙”,55所参展高校的校徽齐聚于此。“背景墙是一块块‘墙砖’,高校的校徽挂在‘城墙’上,寓意着本届大艺展全国高校汇聚在美丽的古城襄阳。”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布展负责人袁方说。
走进大厅,迎面而来的中国传统迎宾礼仪“三重门”,其设计寓意深刻,分别代表着家庭、校园和社会。袁方表示,家庭的温暖、校园的独立成长、社会的奋斗奉献,这“三重门”不仅是青年学生成长的缩影,也是他们艺术之路的起点,“除此之外,布展的整体设计理念,也结合了古城墙城门的构造。”
“大艺村”邮政局也格外抢眼。邮政局具有真实的邮寄功能,大学生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具有襄阳特色的文创产品,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信件寄回自己的学校。
在“大艺村”村长办公室旁,是参展校旗墙,同样的,55所高校将校旗悬挂于此。活动结束后,参展校旗墙和校徽墙将留在襄阳,青春之歌将在襄阳继续传唱。
青春的气息在古城汇聚。参展的大学生纷纷表示,很高兴来到襄阳,在这里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交流学习最前沿的艺术构想。
“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襄阳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光’,让青春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绽放光彩。”袁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