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妍玉珠)女子顺利分娩后,最近走路疼、翻身疼、上下台阶疼,甚至喂奶时也疼。经诊断,原是“耻骨联合分离”作祟。6月14日,笔者从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女子经过精心治疗后,已能自主翻身、下床行走。
“去一次卫生间要花两个小时,翻身、下床、行走都成了艰巨的挑战...... ”这是32岁的刘女士未曾预料的产后困境。
刘女士说,虽然分娩过程顺利,但产后却遭遇了这样的磨难。经过当地医院的检查,她被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医生建议她先采取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然而症状并未缓解,反而愈发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之后,她慕名来到了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寻求治疗。
妇产科主任肖洁在详细了解了刘女士的生产情况后,结合骨盆X光检查,发现她的耻骨联合分离已达2厘米。磁共振检查显示,其耻骨联合分离水肿。
针对这一病情,妇产科盆底康复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评估和讨论,并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即结合中医艾灸、淋巴引流手法和电刺激“三管齐下”进行治疗。
中医艾灸通过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淋巴引流手法则帮助减轻局部水肿,促进炎症消散;而电刺激则通过低频电流刺激肌肉收缩,加速血流速度,促进骨盆肌肉及功能的恢复。
首次治疗后,刘女士便感受到了疼痛的明显缓解。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她已经能够自主进行床上翻身、下床行走等活动,无需他人协助,这让患者及家属都感到十分欣慰。
肖洁主任解释,耻骨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处,正常情况下,两侧的耻骨是通过耻骨韧带连接在一起的,这个连接处被称为“耻骨联合”。在孕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耻骨联合处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以适应胎儿的生长和分娩的需要。然而,如果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或分娩时用力不当、姿势不正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骨盆附近的肌肉收缩平衡失调,使耻骨联合面无法恢复到正常位置,从而发生分离。
“当耻骨联合的分离距离大于1厘米时,就被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肖洁主任强调,很多孕产妇在产后会出现大腿根部酸痛的症状,尤其是在变换姿势时更为明显。对于这一病症,长期卧床并非最佳选择,因为这可能导致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疼痛、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耻骨联合分离的最佳治疗时间是从产后第三天开始介入。”肖洁主任建议,越早开始治疗,恢复的速度就越快,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来说,如果及时介入治疗,大部分患者在产后三个月内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