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妍玉珠)儿童哭闹不止、腹部有突起,这很可能是腹股沟疝。7月10日,笔者从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患儿经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已痊愈。
一年前,5岁的钰钰(化名)家人无意发现其右侧腹股沟有一个约花生米大小的包块,站立或咳嗽时较为明显,平躺后则会消失。当时,一家人并未重视。
然而,就在前两天,这个小包块突然变大,已有葡萄般大小,在包块突出时胀痛不适,致使钰钰哭闹不止。家人这才赶忙带着钰钰来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就诊。
普外科主任陈志文告知钰钰家长,孩子肚子上的小鼓包,极大可能是得了腹股沟疝。最终经过彩超检查,确诊为右侧腹股沟疝。“现在孩子已经5岁了,基本无法自愈,需要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否则可能出现腹股沟疝嵌顿致肠坏死等严重后果。”陈志文说道。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普外科团队成功为钰钰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目前,钰钰已痊愈出院。
陈志文介绍,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管的缺损向体表突出便形成了疝。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腹股沟区出现圆形有弹性的可复性肿块,通常在哭闹、咳嗽、大便干结、站立、腹部用力时,包块增大;平卧、休息时,包块变小或消失。
在1岁以前,有可能会因腹壁发育将洞口盖住,使一部分疝气成功自愈,所以可以先暂时观察。1岁半以后仍然存在疝气的儿童,应该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因为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疝气难以自愈,且随着病情迁延,疝气包块会逐渐增大,给治疗增加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可能导致肠穿孔,危及患儿生命。
陈志文提醒,家长应留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若存在时隐时现的肿物应及时就医,切不可因“疝”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