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刘自航 通讯员 薛旋 文晓雅
钢丝包胶、测量裁切、连接组合,一支支仿真花枝刚下线就被扎捆、打包,之后被装车发往全国各地……8月6日,在襄州区石桥镇竹园村阳煜仿真工艺厂,60余台生产设备有序运转,40余名工人有条不紊赶制订单。
“这些工人都是本地村民。”杨志东是阳煜仿真工艺厂负责人,在外地从事仿真花加工多年,2021年,在竹园村村委会的鼓励下,回乡创业,投资近150万元建设厂房,吸纳村民长期在厂内务工,村民在厂里务工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村里给予了很多支持,前段时间连日暴雨,导致村庄遭遇洪灾,为了避免工厂受损失,村干部整夜驻守在厂区门口,并迅速修筑起挡水墙……”杨志东告诉记者,竹园村重视工业产业和企业发展,经常上门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村委会还借助乡贤联谊会等活动,积极推介仿真花枝产品,助力企业洽谈合作、承接订单。”
如今,阳煜仿真工艺厂生产的仿真花枝品种有300个,成为家装、婚庆等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年产值达到700万元。“我们还想扩大生产规模,向成品领域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杨志东说。
在竹园村九组,襄阳市聚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彦龙正在大棚里打理阳光玫瑰葡萄。
2021年,33岁的周彦龙回到家乡,立志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村委会得知他的想法后,给予大力支持。村干部为周彦龙协调土地流转事宜,鼓励周彦龙成立合作社,并聘请本地村民到合作社务工。
投资8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成11座大棚……去年,合作社年产葡萄5.5万斤,成为襄阳天天福、万家等30余家超市的长期供应商,年产值达65万余元。
“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工资100元,长期工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周彦龙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年还交给村集体8000元,助力乡村建设。
农村发展,产业为先。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竹园村以做强现代农业、做大工业经济为主线,推动工业、农业两翼齐飞,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竹园村敞开招商大门,通过举办乡贤发展座谈交流会及联谊会,深入挖掘乡贤资源,以亲情联络、乡情感召、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创业;依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粮食加工、牛蛙养殖等企业,鼓励本地能人创业,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同时,采取资产入股方式,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建设烘干塔、购置智能农机具,为企业开展粮食烘干、流动式粮食种植服务,收入全部归入村集体管理。
目前,竹园村已培育引进各类农业、工业企业20余家,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均增收5万元。
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周金玉说,今年将进一步整合、利用好村集体资源,探索农旅融合模式,发展特色农家乐,建设游客沉浸式体验区,打造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