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芳 通讯员 刘珊 雷霆
9月2日一大早,家住谷城县城关镇大古桥社区的居民方文琴,将儿子高登峰送到安家岗“楚天舒阳光家园”后,就去上班了。她说,家里没人照顾孩子,送到这里来,有工作人员帮忙照顾。
高登峰今年29岁,因脑瘫导致双上肢重度障碍、下肢中度障碍,由于长期不与外界接触,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护工阿姨陪他聊天,耐心地开导他,让他适应这里的环境。
安家岗“楚天舒阳光家园”是一个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代办服务及其他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服务残疾人260多人,包括在园托养和上门服务两种类型。
为解决全市残疾人服务平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功能不完善、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襄阳市积极夯实基础建设、优化服务方式、强化民生保障,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率先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市残疾人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建成100个“阳光家园”的目标。
在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光明社区“阳光家园”,智力二级残疾的冯智浩摆弄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塑料,很快就制作了一束仿真花。见此情景,站在冯智浩身后的母亲魏桂贵眼眶湿润了,回忆起过去的21年,她说:“从他出生开始,我就没离开过他半步。现在看着他很开心、能做事,我就放心了。”
这家“阳光家园”是二级残疾人郭亮创办的,他说:“我深知残疾人行动不便、生活艰辛、创业艰难。一路走来,我得到了街道、社区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帮助,我非常感谢。我也想为残疾人做点事。”
光明社区“阳光家园”为80位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照护服务。同时,承接民政系统低收入重残照护试点项目,为100多名低收入重残人员提供照护服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强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阳光家园”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相关建设被纳入地方年度综合考评,自2022年起实行年度考评;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创建实施方案,从主体责任、服务场所、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团队、机构管理、可持续性运营、服务满意度等8个方面明确了42条创建标准和17条具体服务内容,将襄阳市残疾人基层综合服务阵地创建工作带入快车道。
“阳光家园”的建设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获得了残疾人朋友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是我市落实《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生动实践。2024年,全市将建成91个“阳光家园”,使其成为残疾人的温馨家园、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