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兴会)9月3日,襄阳市召开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上披露,到2024年底,各县(市)、襄州区至少有一家县域医共体达到省委、省政府“强县工程”要求的县域医共体考核标准;到2025年底,各县(市)、襄州区因地制宜建设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县域医共体。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我市着力解决的民生难题。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高,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期望还存在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级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缺人才、缺设备,村医队伍老化严重、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基层患者需求。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解决这一民生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我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方案,我市要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整合、优化配置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构建打造我市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序引导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均衡布局、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和县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逐步形成有力有效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同时,县域医共体要与上级(市级、省级)医院建立高效、合理的对接机制,保障群众的诊疗需求。
我市将因地制宜组建县域医共体。各县(市)根据地理位置、服务人口、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等,原则上组建1个县域医共体,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县(市)可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由县级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组成,鼓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一般为二级及以上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法人资格原则上保持不变。根据自愿原则,以业务同质化管理和加强乡村服务为重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
我市将推动人力资源下沉。建立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医共体机制,每个县域医共体至少有1家部省属或市州三甲医院结对帮扶,帮扶医院至少派出3名专家常年驻守指导,开展临床、药学、护理、管理等工作,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科研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医共体内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返聘符合条件的二、三级医院退休医生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职工作,重点向“口子县”、脱贫县倾斜。医共体内统筹调配人力资源,结合落实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前在乡镇卫生院服务1年要求,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县级医院医师派驻服务,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值守门诊服务。
我市还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医共体内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以电子健康卡为主的居民健康服务唯一主索引,逐步向公众开放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机制,最终实现全市居民健康信息互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