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绿潮涌动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6日09:28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科 通讯员 李丹

环境连着民生,青山关乎美丽,蓝天衬出幸福。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打造“绿色襄阳”,155公里城市绿道环山绕水、沿城连景,136处公园绿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今年1至7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8天,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

打造“低碳襄阳”,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产品13类,省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产品5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96%;已有36家企业纳入湖北省碳交易市场管理,并有6家发电企业将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管理,企业履约率保持100%……

以绿色为墨、生态为笔,我市持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书写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答卷”,展现生态底色更加丰厚的大美襄阳。

防治大气污染 守护蓝天白云

“有一种舒服叫‘襄阳蓝’,抬头即视。”市民王女士是个摄影爱好者,经常用相机将襄阳的蓝天、白云、绿水收入镜中,并与朋友分享,引来大家热评。

空气质量逐步提升,得益于全市精准治污。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洁净的空气,我市聚力空气质量持续提高,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核心,统筹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不断增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能力。

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我市大力推动钢铁企业和水泥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

“炼钢产生的颗粒物通过管道封闭运输,进行集中除尘。”湖北立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宋磊介绍,该公司花费近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让颗粒物排放浓度由15mg/m^3左右降至10mg/m^3以下。

该公司正与一家环保企业进行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改造,除了增设专业的除尘设备,还在厂区设有15个空气质量检测站,并配备10台洒水车和清洗车。

今年以来,我市以污染物总量减排为核心,统筹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不断增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共巡查、交办、整改问题1000余个。同时,纵深推进工业减排,围绕铸造、化工、水泥、工业涂装等行业精心谋划实施数百个大气治理项目。

除了湖北立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及4家水泥企业,都已完成相关排放改造。

守护蓝天白云,必须抓好精准治污,一系列过硬的治污举措正加快实施。

——纵深推进工业减排。1-7月,围绕铸造、化工、水泥、工业涂装等行业谋划实施625个大气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392个,完成率62.7%。

——加大煤炭削减力度。出台《关于实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的通告》,规范禁燃区外燃煤生产、经销企业(点)及燃煤经销户的生产经营行为。

——机动车超标违法溯源。对路检处罚、黑烟抓拍、老旧“国三”车辆溯源及其年检环检检测机构进行重点监管,超标车辆纳入“I/M闭环管理”名单进行管理。

——深化扬尘管控。城区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房屋建设项目和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市政建设项目,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市住建系统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控。

看得见蓝天,望得见远山。“蓝天常在”非一日之功,大气污染防治需要持续发力,需要上下联动。未来,我市将继续迎接一个个挑战,为人民群众保卫更多蓝天。

推进流域治理 打造碧水绿岸

远山如黛、碧水如玉、绿草如茵,草坪上孩童追逐嬉戏,凉亭中游人吹拉弹唱……漫步襄水源生态公园,一幅如诗如画的生态长卷映入眼帘。

溪流潺潺、鸟鸣阵阵、小桥曲径、花草层叠,登观鸟塔极目远眺,汉水的江景之美尽收眼底,踏寻诗径浅酌低吟,渡口的古韵今风一览无余……徜徉于凤林古渡生态公园,仿佛能让人感受到超越俗尘、神游物外的雅远与旷达。

一个在襄水之源,一个为襄水之尾,经过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的改造,襄水源与凤林古渡两个生态公园已经成为市民踏青郊游、感受襄水文化、尽享休闲时光的理想之地。

襄水,承载着襄阳人生产生活的宝贵记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襄水流域生态稳步提升、功能逐渐恢复,为探索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奠定重要基础。

2021年,汉江国投集团旗下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启动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项目显著提升襄水的蓄排水能力,提高全线防洪标准。

同时,该工程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渗、滞、蓄、净、用、排”功能,发挥沟渠、坑塘、湿地和河流等“海绵”作用,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减轻襄水的防洪压力,满足5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

以襄水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将襄水和岘山生态环境连接融为一体,通过山水修复,让活水自流,连通全城生态系统,营造多样化生态环境,建设“会呼吸”的河道。

襄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只是我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快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有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

持续深化联防联治。与十堰市、荆门市、南阳市等地建立汉江、唐白河流域联防联治机制,与神农架林区签订南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和协同共治,每年筹集补偿保证金1400万元,激励、压实上下游地区保水护水责任。

持续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我市成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宜城市莺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全国15个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获得第七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汉江襄阳段获评省级美丽河湖。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今年以来,全市9处县级以上和73处乡镇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提质增效。制定实施9个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提升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质效,大力推进汉江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此外,我市“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截至7月底,完成129个村庄环境整治和19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编制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水一策”,我市成功入选2024年中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名单,将获1亿元中央资金支持,惠及10个县(市、区)约10.5万人。

追“新”逐“绿” 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工人们认真操作机械,抓起传送带上的汽车前轴,码放整齐,叉车配合默契,高效搬运……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简称三环车桥)自动化生产线一片忙碌。

该公司主导产品为汽车前轴和汽车车桥,年产各型汽车前轴、平衡轴等长杆类锻件100万件、车桥总成25万台,产品热销全国,并出口海外。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三环车桥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强化生产过程管控,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提升减污治污能力,实现生产工艺过程的绿色化。

三环车桥不断提升前轴精密锻造工艺,实现重大突破,加工效率提高25%至30%,生产成本降低25%,材料利用率提升85%以上,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绿色制造。

一批批易拉罐、门窗料、车门板等废铝,经过破碎、磁选、涡流选、X光选等自动化分选除杂后,被“投喂”到熔炼炉中,生产出质量上乘的条状再生铝……在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变废为宝的神奇“魔法”正在上演。

新金洋是谷城县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骨干企业,公司依托铝水资源,研制和生产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现已形成了年综合回收利用再生资源25万吨,年利用铝水10万吨,年产再生铝合金25万吨,铸造铝件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用于汽车、高铁、电子电力、建筑、五金配件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布局节能环保产业,助力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勇当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排头兵。

打造低碳环保的典范之城。目前,全市培育了以骆驼集团为龙头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以顺博铝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以万洲电气为龙头的节能电机控制等3个百亿产业集群,年产值超500亿元。

我市紧抓能源结构转型契机,依托自身丰富的磷、硅、钒矿资源优势,围绕“资源—材料—电池—应用—回收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着力延链条、扩规模、拓应用,吸引了比亚迪、吉利科技、赣锋锂电等一批优质企业来襄投资,为襄阳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引领襄阳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助力襄阳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目前,我市已形成高新区高效节能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谷城县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老河口市国家循环园区三大环保产业片区,拥有废铅、废铝、废旧钢铁、废塑料、农林生物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五条完整产业链。

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市”“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等多项国牌,成功创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第二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站在新起点上,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襄阳,正在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