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书写“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 ——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8日15:28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吴芳 通讯员 刘珊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从春天出发、向春天报到、与春天同行的事业。

在襄阳,“春天事业”正涌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平等”“参与”“共享”这三个关键词,更是始终贯穿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政策制定到落地实施,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服务优化升级,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阳光洒在每一个残疾人身上,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次次务实惠民的行动,书写了一份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惠残政策 擦亮残疾人幸福底色

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现全面小康,民生改善路上,襄阳不落下一名残疾人。

36岁的乐荣波因遭遇车祸导致截瘫,靠轮椅出行,他说,在残联的帮扶下,他和女儿的生活有了保障,除了每月1200元的兜底保障,还有几百元的手工活收入。

乐荣波是谷城县石花镇将军山村四组居民,离异后,和上小学的女儿一起生活。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秦云为他申办了低保金和残疾人“两补”,申领了电动轮椅,实施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同时,还鼓励他在村里的“阳光家园”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现在,他在“阳光家园”的爱心作坊做一些手工活,每月收入可达1000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中心,切实落实各项惠残政策,认真做好新时代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提升的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建立惠残政策落实情况分析比对机制,通过数据比对、走访核查等方式,目前,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万人、特困供养0.83万人,1.7万名低收入重度残疾人享受单独施保,9.5万名残疾人享受“两项补贴”,4.01万名残疾人享受政府代缴养老保险,8.41万名残疾人享受政府代缴医疗保险,实现了应补尽补、应享尽享。

依托“阳光家园”,为7842人(次)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和康复训练。

全市5万名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阳光卡”。全市567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数量、质量、满意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教育就业 助力残疾人绽放梦想

残疾孩子王贺用比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完成了高中学业,高考以553分的成绩被江汉大学录取,圆了大学梦。市残联为他发放了2000元的资助金。

扶残助学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资助人数达1.8万人次,资金953万元。出台政策对全市残疾大学生就学进行一次性资助,与省残联资助项目叠加享受,全市共有167名残疾考生获得资助。

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市建立7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安置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3100人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

帮助残疾人从救济走向自强、从接受走向回馈,教育是起点,就业是关键。

9月22日,南漳县李庙镇种植大户马朝文给天麻种植培训老师打电话表示感谢。他说,感谢老师教了他科学的种植方法,也感谢政府、残联给了他这次改变命运的培训机会。

南漳县李庙镇肢体残疾人马朝文以务农为生,因为要供儿子读书,生活比较困难。

2019年,他积极报名参加了南漳县残联组织的天麻种植培训。从事天麻种植后,他第二年就增收1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日子越过越好,还给大学毕业的儿子买了车和房。今年天麻行情好,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近年来,市残联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全市共帮助184名自主创业残疾人、475名残疾人技术能手争取扶持资金,给予232名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给予32家安残企业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

政策助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创业。《襄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襄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重点任务清单》《襄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让残疾人的创业就业之路更顺畅。

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市残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直播带岗”和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就业平台;为高校残疾毕业生开展“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工作,服务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3%。

目前,全市3.96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康复服务 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经过两年多的康复训练,8岁小雨(化名)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明显改善,可以与人交流。

小雨是保康县人,患有自闭症,因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及语言发展滞后等问题,在多家医疗机构治疗却没有明显好转。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院区儿保康复科后,医生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康复训练方案。

同时,保康县残联还为小雨申请到了康复救助与生活补助,极大地缓解了他们家里的经济压力,让他的康复之路更加平坦。

小雨是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一个缩影。我市率先实施0-15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近年来安置7240名残疾儿童进入定点机构康复训练,实现应救尽救。为了让残疾人在康复机构更好地享受康复服务,市残联建立市级评估专家队伍,定期对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组织市三甲医院专家深入县(市、区)开展“康复服务基层行”活动,为农村及山区广大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筛查评估8100人次。

同时,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病种范围及待遇标准,将儿童脑瘫、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特病管理。

全市共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15万人(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保持在9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1岁的乐乐(化名)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受益人之一。5个月大时,家庭贫困的乐乐经医院确诊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市残联了解情况后,向省残联申请到了免费人工耳蜗救助项目。

单侧进口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花了10万余元,孩子终于可以清楚地听到外界的声音。经过13个月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后,孩子已经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顺畅地与人沟通交流。

如今,乐乐在市区一所初中上初一,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成绩优异,在学校里有很多好朋友,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近年来,全市共为残疾人适配辅具2.9万余件,残疾人辅具适配率达到9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文体活动 丰富残疾人业余生活

7月1日,2024年全国特奥乒乓球比赛在西安落下帷幕。代表湖北出征的襄阳特奥乒乓球队圆满完成参赛任务,获得4金2银3铜的好成绩,取得历史以来国家级特奥乒乓球赛事最佳成绩。

此次比赛,市残联精心选拔6名运动员、1名教练员,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乒乓球队代表湖北参赛。6名运动员在教练员精心指导下,在襄阳市特奥乒乓球训练基地——襄阳市樊城区银飞少儿乒乓球俱乐部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刻苦集训,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

近年来,市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全市各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活动,2万余人次残疾人参与。

成立襄阳市残疾人艺术团,编排的文艺节目参加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分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襄阳市残联获得优秀组织奖。

广泛开展“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2000余场次。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为960户不易出门的残疾人开展康复体育活动提供条件和指导。

各地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为1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拓宽残疾人的视野,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体育运动发展成绩明显。建立运动员选拔和集训机制,组队参加全省第十一届残运会等体育赛事,获得19金24银23铜,打破襄阳市获奖数量历史纪录,展示了襄阳形象和残疾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改革创新 服务残疾人贴心暖心

9月19日,樊城区王寨社区70多岁的崔爷爷说,襄阳市残联与樊城区残联工作人员先后两次上门看望他,了解他的身体状况,还请市第一人民医院评定医生上门为他做残疾评定,现在新的残疾人证办下来了。

崔爷爷早年因一只眼睛视力障碍办过残疾人证,近几年又因为中风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家里只有患病的老伴陪伴,出门十分不便。

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才能成就“民生大事”。近年来,市残联大力推进残联组织改革,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在全国率先实行残疾评定免费和上门办证,让残疾人证办理“不花钱、少跑路、更快捷”。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厚爱,让我重新站起来,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家住枣阳市环城街道办事处茶棚社区的残疾人冯金青通过网上申请假肢,安装假肢后激动地表示。

自全面开展辅具适配服务“网上办”以来,以往残疾人申领辅具主要通过“线下”方式,如今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申领方式,残疾人只需在线填报相关信息,便可完成注册认证、评估、残联审核、申领辅具、商家发货、残疾人收货等一系列流程,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免费享受辅具送到家服务。

聚焦残疾人普遍关注的残疾人证办理、就业帮扶、职业培训、康复救助、辅具适配、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公共服务事项,通过加强部门业务协同、再造审批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同步共享数据等改革措施,积极推进残疾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办理模式,让残疾人办事更省心、更便捷。

目前,全市11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设立残联,配齐专职委员112名;全市2788个村(社区)全部设立残协,配齐专职委员2788名,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得到健全充实。

大力推进综合服务阵地建设。“阳光家园”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打通了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米”。2024年底,我市将建成91个“阳光家园”,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的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代办服务及其他服务,做到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真正成为残疾人的温馨家园、幸福家园。

循梦而行,同筑精彩。新起点新征程,我市残疾人事业必将继往开来、阔步前行,迎来全面发展,让39万残疾人享受更多改革成果,以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主人翁姿态,在新时代广阔的舞台上,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