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懿 通讯员 任妤 实习生 付启蒙)10月10日上午,襄阳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闻发布会召开。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宋珂、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杨宜其、襄州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飞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李旭晖 摄
据了解,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襄阳市“双随机、一公开”的部门联合检查对象覆盖率为81.39%,全省最优,襄阳市“双随机、一公开”年终考核评分位列全省第一。襄阳市在全省率先打造“企业信用风险预警”平台,推进“信用风险分类+预警监测”做法被省政府“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报告肯定。
坚持“能联尽联” 协同监管更加有力
截至目前,襄阳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领域已有256个单位8982名监管执法人员使用省级“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并实行“四个一”统一标准,即:联查事项一张表、发起任务一平台、监督检查一盘棋,目标考核一把尺。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共发起双随机抽查1534次。
2024年,《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区域合作协议》出台,建立“襄十随神”四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机制,推进四地执法检查“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结果互认”,促进“襄十随神”城市群市场监管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跨区域联合监管的地区已覆盖南阳、新野、唐河、十堰、随州、神农架等地区。
科学编制《襄阳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将不属于市、县两级事权的监管事项予以剔除,同时增加襄阳本地特色监管事项。按照“能联尽联、应联必联”的原则,聚焦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事关安全发展的风险隐患,形成了68个抽查类别133个抽查事项的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34个监管部门全覆盖。
坚持“信用+”理念 监管精度不断提升
依托全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将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分为四大类,即信用风险低(A类)、信用风险一般(B类)、信用风险较高(C类)、信用风险高(D类)四类,并实行一月一动态管理。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经营主体一般不主动检查,信用风险一般的B类经营主体降低检查频次。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经营主体15.59万户,其中新增企业6万户,同比增长129.2%。对信用风险较高的C类和信用风险高的D类经营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
按照“谁抽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及时将抽查结果录入省级双随机监管平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向社会公示,实现信息互联、数据互认。同时,将抽查结果及时共享至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为分类结果动态更新提供实时数据支撑。结合双随机检查结果,大力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省级创建点创建,拓展“承诺容缺”“承诺免查”等“信用+”模式,助力经营主体提升信用意识。
坚持“一业一查一标准” 监管效能更加优化
在市场监管领域(除特殊重点领域外),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对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进行监管的检查事项进行整合,由行业主管部门发起,变以事项为依据为以行业为标准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打造全新无感监管新模式。
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进一步探索推进“一业一查”的通知》,把“一业一查”纳入了襄阳市深改委的重点改革项目,高规格谋划、项目化管理、节点化推进,明确了每个节点“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制定了《襄阳市市场监管领域“一业一查”监管“1234”操作标准清单》,统一工作规范和标准,要求一个行业检查必须制定一个方案、建立2个名单库(“一业一查”执法人员名单库和“一业一查”统一监管对象名录库)、完善3张清单(部门职责清单、跨部门监管事项清单、“一业一查”检查内容清单)、做好4项具体工作(编制一本经营主体合规手册、绘制一张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业一查”流程图、指导每个行业发起“一业一查”、总结提炼一个典型案例)。联合市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借鉴前期襄阳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的相关改革经验,推动数据互通,成果共享。
截至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已在95个部门梳理“一业一查”事项清单,涉及检查事项328个。全市共开展“一业一查”302次,减少进企检查2022次,有效实现了减量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