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向“新”发力 逐“质”攀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13:41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 潘登 郭菲菲

小麦“接种疫苗”,抗病增产;2个人操作生产线,年产百万吨饲料;种子进入实验室,高产优质新品种面世……11月26日,记者从襄州区了解到,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产值已达232.18亿元,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77.35亿元;带动农户数量8.42万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5万元;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7.6%……一个科技先进、产业链健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加速崛起。

记者获悉,近两年来,襄州区围绕小麦、生猪、种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链提质升级,积极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升全产业链含“新”量。

高科技激活新动能

“亩产539.4公斤,增产6.2%,效果非常显著。”今年,襄州区黄集镇毛岗村利用“植物疫苗”技术种植的小麦增收,且麦穗颗粒饱满、长势良好。据该区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介绍,与传统农药相比,“植物疫苗”诱导抗病效果更明显、持效期更长,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自然产量更高。

让农作物“接种疫苗”,对于许多农民来说是一件稀奇事。自前年起,襄州区与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团队合作,从病原物的特性入手,寻找没有致病力并能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的微生物,并成功从油菜病株的菌核上分离获得一株生长缓慢、对油菜不致病的衰退病株“DT-8菌株”。

据姜道宏介绍,这种菌株不仅不会引起植物发病,还能激活植物抗病免疫系统。同时,如果用“DT-8菌株”制剂处理农作物种子,菌株能随着种子萌发在幼苗上生长,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基于“DT-8菌株”开发的小麦“植物疫苗”随之问世,并在产业园内进行小面积试用。试种结果表明,使用“植物疫苗”后,每亩小麦化肥和化学农药投入成本减少50元左右,综合节本增收约100元。

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前期示范种植的基础上,今年产业园将小麦“植物疫苗”应用面积扩大到10万亩以上,预计促进节本增收1000万元左右。

近年来,产业园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省级及以上科研单位在生物技术、智能装备、智能数控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专家团队共38人;推出研发平台20个,投入研发经费累计达2.95亿元。合作研发的“轮选22”“襄麦1号”“植物疫苗”“无人农机导航”等20余项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在产业园内推广应用,成为促进增产增收的新质生产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襄州区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稳。

高质量提升产业能级

襄州区作为湖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县,农业是传统优势产业。过去,由于专注于种养前端环节,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遇到瓶颈。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升级。

襄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生猪产业优势,延伸、加粗产业链条,扶持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联合60个合作社、80个家庭农场,建立襄阳正大百万头生猪种养加产业融合联合体,通过科技助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要素聚集,加速产业升级。

饲料自动化生产线每一步流程都由电脑控制,实现精准配料,两名操作员通过平板电脑监控设备即可完成生产;屠宰生产线,一头头肥猪随着悬挂设备不断前移,依次完成屠宰工序;无人蒸饺生产线,擀皮、拌馅、包饺、蒸熟,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

通过引入先进科技设备,产品加工实现生产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生产和可追溯数据自动实时采集,实现从“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运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构建生猪营养运动模型,绘制生猪生长曲线,精准测算高效料肉比,开发新品饲料,使生猪出栏时间提前两三天,每头饲养成本降低10元。

“上游,建成30万亩饲料原料种植基地、年产136万吨饲料的饲料厂和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中游,引进智能化的屠宰生产线,日屠宰量可达3000头;下游,配套蒸饺、酱卤肉食品生产线。”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杰介绍,目前,已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开发、全智能化生产、全过程可追溯、全资源可循环的“种养加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模式”。

该产业融合联合体去年实现总收入近67亿元,带动7107户农户就业,增收5.2亿元。

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产业园还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园区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产业能级。

据统计,产业园去年实现旅游收入7亿元;建成电商产业园2个,农产品线上年交易额超13亿元。产业园整体含“新”量持续增长。

高标准做强优势产业

“公司致力于优良小麦、玉米种子研发、生产和推广,开展种子选育、测试及鉴定等工作,每年会有1到2个品种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产业园内的扶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俊峰向记者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小麦、玉米新品种有15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科技成果登记及科技进步奖项40余个;选育的“扶麦368”被誉为“湖北高产第一麦”,多次创造我省小麦亩产新高,开发的“楚襄”系列种子也以其良好的田间表现深受农户青睐,成为我省小麦种子明星品牌。

种子是农业之‘芯’,粮食是民生之本。产业园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根本,重点开展种子培育工作,全力壮大制种产业,从根本上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根基、振兴农业产业链。

产业园扶持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实施优质小麦制种加工、良种育繁推基地建设、良种生产创新能力提升等项目,建成小麦育种、繁育、示范基地10万亩。

同步实施新品种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产业园扶持扶轮农业等6家市场主体,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并创新“良种+”高效栽培模式,助力农户提高生产技能和种植效益,激活联农带农作用,实现粮食高质高效生产。

今年以来,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种子晾晒棚、分子育种实验室等设施相继落成,科学育种制种配套更加完善;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襄阳玉米基地落户襄州,将推进玉米基因组育种新技术在产业园广泛运用;万吨级智能储粮库投入使用,粮食从卸车到烘干入库,仅由1人通过电脑就可以操作完成,新技术加持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襄州区负责人表示,将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激活创新能力,全链条开发做强优势产业,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责任编辑: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