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 全媒体记者毛陈宇 通讯员孙茴 周华)“我们将闲置的土地进行公开招租和重新发包,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了。”近日,东津新区东津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孝剑说,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该村一批闲置资产得到盘活,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集体“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以来,东津新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全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摸清集体家底,理顺产权权属,从源头上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激发强村富民内生动力,让闲置“三资”再“生金”,为乡村发展增添活力。
为了确保整治工作安排有序、推进有力,东津新区制定了《东津新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和步骤安排。
一方面,东津新区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镇、办、场及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东津新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重点对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村、资产数量大的城中村开展专项审计。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梳理国家、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汇编形成了《东津新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并邀请专家就“三资”管理及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系统培训。
同时,东津新区坚持采取边查边改、重点督查、整改治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辖区村对照整治重点领域,全面排查起底问题线索,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对查摆出来的问题逐条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措施,推动问题解决。此外,该区还召集财政、审计、纪检、公安、农业、司法等部门,对“三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研究整改措施,累计对东津镇自查发现、12345举报投诉涉“三资”问题线索49条进行了研判,并逐一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东津新区共排查上报农村集体“三资”问题198个,主要涉及土地、山林发包未按合同履行,以及群众要求收回再次发包、询价采购程序不规范、支出报销票据明细不齐全、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不规范等。经核查,东津新区已对194个问题进行了整改,整改完成率98%。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