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村民不用出钱,就能学艺致富 这位村支书想打造襄阳版“桃花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22:28 来源: 襄阳晚报

□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周嘉懿 徐慧珍

12月25日,最低气温直逼0℃,东津新区东津镇岳底村党支部书记史厚清的内心却一片火热,提供给村民的第一批免费树苗已经准备好,只等开春大干一场。

在他的计划中,3年要在村里种下1万棵桃树,桃子卖钱,桃花造景,村民学艺,集体致富,共同把这个平凡村落打造成襄阳版“桃花源”。

2024年,襄阳市政府将“扶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项目60个”列为民生十件实事,具体由人社部门实施。史厚清正是60个受助对象之一。他的创业计划,承载的是全村2800名村民的未来生活,也关乎村子的兴旺。

返乡后当选村支书

史厚清是一名“80后”农家子弟,2021年返乡后当选岳底村党支部书记。此前,他在深圳打拼多年,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2004年,学计算机出身的史厚清南下深圳在一家红酒杂志社当网络编辑,一年后便遇到公司倒闭。老板付不了工资,干脆给了员工每人一些红酒。

为了把这些红酒销售出去,史厚清利用所长,搭建了一个红酒在线销售网站,没想到一经推出,一些酒店和酒类批发商纷纷致电咨询。他不仅卖光了自己手里的酒,还把同事的酒也销售一空。看生意还不错,史厚清干脆自己找供应商,代理红酒品牌专做线上销售。不到两年,公司年产值就达到500万元。

后来,史厚清听人说一些城市在进行景观亮化,照明设施用量很大。于是,他和妻子一起在网上销售LED照明产品,也取得不俗的业绩。

由于父母年事已高,史厚清又是家中长子,加上生意主要依靠网络,不受地域限制,于是他2019年返乡侍奉双亲。让史厚清没想到的是,因为经常以党员身份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他最终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创意源自发展痛点

“按照这个创业计划,村子、其他村民是受益方,你和合伙人是风险承担方,你们为什么敢这么做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史厚清回答:“其实如果真正弄懂这个项目背后的逻辑,就不会觉得风险大了。”

史厚清的创业合伙人是同村村民王志勇,他长期经营果园,拥有丰富的种植技术和打理经验。他还希望扩大经营规模,但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无地可用。

2021年9月1日,我国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果树种植。因此,果园想发展,就必须解决用地问题。

史厚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把村民宅基地范围内的空闲区域合理利用起来,发动村民参与种植。根据他的估算,该村12个村民小组,如果每户村民房前屋后的边角地都利用起来,总面积约100亩,每亩按照110棵桃树估算,可以增加约1万棵桃树。

“原本的桃树种植产销链就是成熟的,现在只是采取了化零为整、积少成多的策略,因此风险完全可控。”史厚清说。

不过,村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对行业的了解,让他们全部参与进来的可能性不大。史厚清决定先从一个村小组开始,做个样板,如果村民得到了实惠,再以村集体的名义向全村推广,村集体也可以参股,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桃树种植只是一个引子,是一个载体,目的是以点带面,凝聚人心,形成共同缔造的合力,从而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改善村民的生活。”史厚清告诉记者,这个桃子,他准备了3种“吃法”。

第一种“吃法”就是村民种桃直接增收。以史厚清自己家为例,房前屋后可种植20多棵桃树,农村各种肥料齐全,每年的种植成本不超过100元,如果再免费提供树苗,3年后每年大约可增收1500元。

第二种“吃法”是让村民成为果树种植工。史厚清专门开设了抖音账号,定期在上面讲解果树种植知识,并组织资深桃农通过直播答疑解惑。这样一来,村民在农闲的时候,就可以到附近的桃乡枣阳打工,多了一门谋生的手艺。

第三种“吃法”是等整个村子的环境变美,桃花氛围感拉满后,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集赏花郊游、休闲采摘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届时,村民可以通过开餐馆、建设游乐设施等方式多元化增收,朝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

寄语2025

史厚清:美好生活需要大家共同缔造,我们种桃是为了发展,也是为了凝聚人心。政府不仅给了我们真金白银的支持,也增强了大伙儿的信心。2025年,我们继续加油干,争取早日改变村子的面貌。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