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的医养中心 全媒体首席记者杨东 摄
□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张平 鲁静
“新建11个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改造提升2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是我市2024年民生实事之一。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好事并不只是城市里有,一些乡村群众也实现了看病、养老不出村,保康马桥镇中坪村的村民就是如此。
该村有一家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3900平方米的医养中心,配套有CT、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40余台先进设备,设置病床99张、养老床位250张,可满足300余人的医疗和养老需求,有效解决了农村医疗、养老、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照护难等问题。
“人老了,最害怕生病。过去我们山里人看大一点儿的病,得去县城,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行,太方便了。”2024年4月入住该中心的八旬老人王金凤说。
王奶奶每天都有专业医护人员照顾。早上一起床,就有护士给她量血压,如果哪里不舒服,就立刻带她下楼就医。这里的老人每周查一次血糖。上午10点多有户外活动,老人可以晒晒太阳、散散步,遇到雨天也不怕,可以在活动室下象棋、做手指操。下午会有护士提醒吃药,晚上还有人巡房,老人想吃什么可以告诉他们,中心会根据老人的喜好改良营养餐……
虽然是村里的医养中心,但医疗水平并不差,因为该中心通过智能化医疗系统,对接襄阳市中心医院,请专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已通过远程医疗诊断病例千余次。
此外,该中心还联合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实现管理、技术、人才培育、服务能力等多维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且经济的医养服务。
“为什么政府会下这么大力气在乡村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襄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黎回答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养老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主要依赖家庭养老,然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在此背景下,乡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养老事业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其中,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分为县、镇、村三级,建成了县级为“龙头”、乡镇为重点、村组为基础的养老服务网络,以点带面推动实现农村基本养老服务全覆盖。
据介绍,不久前,距离中坪村约50公里的庙坪村也建起了歇马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面积约1100平方米,设置了集中托养床位和全托、日托、助餐、康复等功能用房,能够为老人提供全天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日间托养照料服务,老人现场就餐或送餐到家服务,助洁、助浴、助护等居家上门照料服务和医养结合服务,并能为周边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等小微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工作指导和业务辐射。
据介绍,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招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周边1万余名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
寄语2025
王金凤:新的一年,盼着往后的日子越过越好。咱农村现在养老服务可好了,有医生、护士照顾着。盼望着新的一年里,身体保持健康,能和老姐妹唠唠嗑、晒晒太阳,继续享受幸福的养老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