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鲁静 汪霜
“我以前在家最怕两件事,一是摔倒,二是摔倒了联系不到人。今年民政部门根据我的需求制订了一套解决方案,很贴心,很实用。”1月2日,在襄城王家洼社区东城逸景公租房小区,83岁的孟明礼老人向记者展示智能手表的先进功能。“摔倒了系统立刻能知道,按一下键就能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老人笑着讲述适老化改造给他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4年1月,襄阳市政府将“对2000户特殊困难及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纳入当年民生实事,孟明礼正是受益者之一。
“订单式”改造是民政部门在开展适老化改造时采取的便民举措。市民政局要求对于所有受助对象实施“无申即享”,即符合条件的家庭不用填报任何资料,职能部门就会送服务上门。施工前还要征求意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可从7个基础项、23个可选项以及6大类智能项中按需自主选择。整个流程全程监理,确保项目质量经得起检验,效果能得到老年群体的肯定。
在孟明礼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户一策”的贴心之处。
老人患有腿疾,日常出行不便,轮椅成了改变他生活的好伙伴。有了它,老人不仅可以在家自由活动,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外出转转,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屋子里装有烟感报警器,一旦家中产生大量烟雾,可以第一时间触发警报,有效增加了老人获救的几率。
老人的智能手表和智能康养系统连接,除了监控身体重要指征,老人还能通过它获得助餐、助浴等服务。
老人的床边装有类似医院病床的护栏,夜晚可以起到防坠落的作用。从他的床到洗手间,装有一整套护栏,配合感应灯,可以让他起夜的时候减少摔倒的几率。
卫生间堪称老人居家意外的“高发地”。适老化改造增加了防滑扶手和坐便凳,老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自行选择使用。老人洗浴时还可以使用折叠淋浴凳,以缓解长时间站立造成的疲惫与眩晕。
适老化改造的惠民之处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提升,更在于其对老年人心理和社交需求的关注。社区在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改造公共活动空间,增设无障碍通道、休闲长椅、遮阳亭等设施,为老年人打造了舒适的社交场所。老人们在这里相聚聊天、下棋娱乐,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孤独感随之减少。
此外,民政部门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专业机构以及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人保持密切联系,让亲情得以延续,心灵得到慰藉。
襄阳市民政局养老科负责人介绍,适老化改造的对象主要针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有条件的县市将改造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每一户改造标准不低于3000元。下一步,民政部门将通过更多方便、智能的设备来满足老人们的多元需求,让他们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美好晚年生活。
寄语2025
孟明礼:感谢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我们,有各种好政策,让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安稳又舒心。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珍惜这好时光,生活越来越幸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