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学好一门技术 日子更有奔头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1日10:11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陈霜 通讯员 唐姗姗 欧阳纯朴

“凭借着过硬的焊接技术,这些年,我参与了国内外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特别自豪。”春节临近,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的焊接工人周坤回到襄州区黄龙镇姜营村老家,当谈起参加焊接技能培训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时,他的言语间充满喜悦和自豪。

34岁的周坤是姜营村村民,曾在浙江金华、广东汕头等地从事物流、机械装配等工作多年,工资一直不尽如人意。

2022年5月,在了解到焊工薪资高、好就业时,周坤来到位于襄城区的襄阳中博焊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了氩电联焊技术,并考取了相关职业证书。

“培训费花了5000多元,后来政府又补贴了1700多元,实际上我只花了不到4000元就学到了一门技术。”周坤告诉记者,毕业时学校推荐了实习,起初日薪是270元,后来跳槽到福建宁德核电,日薪涨到了400元。近年来,随着焊接水平不断提升,参与的重大项目越来越多,他的日薪逐步涨至近600元。

“焊工虽然辛苦,但工资还算可观。去年我就把车贷还清了,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老人们帮着带孩子,每天乐呵呵的,生活还是挺幸福的。”在周坤看来,学到一门过硬的技术,不仅让他收获了物质上的回报,更从一次次焊接技术的攻坚克难中享受到职业带来的自信。

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岁末年初,记者在襄阳中博焊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实训车间看到,仍有许多学员在参加焊接技能培训。

“我们几个都想趁年轻,多学点技能,就结伴报名了焊接技能培训。”教学间隙,襄城余家湖社区的几名小伙子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等培训结束后再考个焊工证,一技在身,不怕找不到好工作”。

1月20日,记者从襄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中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制造业急需大量高水平焊接人才。为加快技能人才的培育,我市将“襄阳焊工”作为劳务品牌之一重点打造。近3年来,先后有1000多名农民工学员通过定点机构培训,掌握了焊接技能,并按规定享受了政府发放的培训和生活补贴。一批又一批投入到祖国各地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襄阳焊工,展现了出色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如今,“襄阳焊工”已被省人社厅纳入“湖北省重点劳务品牌资源库”,并被评为“全国新星劳务品牌”。

正是在我市系列政策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襄阳农民工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吃上了“技能饭”,端稳了就业碗,以“一技之长”书写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