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修廷 通讯员魏海霞 文勇)3月14日,在“3·15”消费维权情况通报会上,襄阳市消委公布了全市消委系统2024年消费投诉热点和数据。
2024年,全市消委组织共接到消费者来电、来信、来访5443人次,其中咨询272件,受理调解消费者投诉5171件,调解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90万元。
总体上看,2024年消费投诉总量较上一年度降低8.2%,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各职能部门强化监管服务,维权渠道多元化便利化,商家诚信意识得到提升,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
热点一:文娱消费市场火爆,相关投诉引发关注
各类文化娱乐类消费引发热潮,明星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相关消费投诉也随之多发。襄阳本地票务平台公司面向全国代订一二线城市大型赛事、演出活动,因拿票渠道层级多,网订票价远高于票面价格,消费者支付成功后订单长时间处于配票状态不能出票,消费者取消订单后仅退票面价格仍被收取高额手续费。
热点二:预付式消费纠纷多发,群体投诉时有出现
预付式消费适用生活场景广泛,经营者如果运营不善,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问题主要有:经营者不签署书面合同,仅提供一张卡或一个虚拟账号,消费履约只有经营者单方面记录,消费者维权时常因缺少书面证据陷入索赔困境;设置“本卡不得退卡转让”“余额过期作废”等不公平格式条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收取预付费后关门“跑路”,消费者退款困难。
热点三:汽车消费更新迭代,服务质量仍需提升
汽车国补“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了汽车消费。相关投诉问题主要表现在:购车合同不规范,不履行合同约定;售后维修水平不高,多次修理后,故障仍不能排除;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不透明,小病大修;产品质量争议大,消费者举证鉴定维权难;二手车销售信息与实际不符、交易后质量问题难保障;个别新能源车虚假宣传夸大性能指标,售后服务体系配套不完善等。
热点四:家装消费痼疾难消,市场呼唤诚信经营
家装行业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垒”,容易出现消费者被“忽悠”的情况。主要问题涉及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建材、装修质量不合格、保修义务履行困难等;装修公司格式条款合同明显不平等,要求消费者提前大比例支付,出现费用超标、工期拖延等合同违约情形时,消费者一方缺乏合同保障。
热点五:网购商品消费增长,异地维权渠道不畅
2024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021.17万件,同比增长22.2%,支撑着电商网购消费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网购商品异地维权困难的问题凸显。部分电商平台消费者投诉周期长、反馈慢;平台不依法公开经营者执照信息、联系方式,甚至拒绝提供具体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对消费者向所在地相关职能部门投诉维权形成障碍,导致消费者异地维权体验不佳。
热点六:聚焦百姓生活消费,售后问题居高不下
全市消委投诉数据中,售后服务类1399件,占比27.1%。突出问题包括:商品“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不履行退、换货义务;售后维修质量不高,多次返修仍无法解决问题;维修收费价格不透明,维修部门不按规定如实填写维修记录等。
热点七:消费安全排名上升,安全保障有待强化
全市消委投诉数据中,消费安全类923件,占比17%。线上消费存在平台大数据收集侵犯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的问题。如消费者手机浏览电商平台,随即接到平台电话推销。线下消费存在经营者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消费环境的问题。如经营场所地面湿滑、卫生间防滑设施老化、上下自动扶梯无明显安全警示标识等。
热点八:关注未成年人消费,保驾护航任重道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消费已不仅限于小额的零星购买“学习用品”“日用品”等,餐饮、电子产品、游戏动漫周边、偶像卡牌、盲盒等方面的商品及服务的大额消费也普遍存在。直播平台、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电子支付的快捷便利,让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可能被人诱导冲动消费,私域交易缺乏监管,由此产生消费纠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