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锴 余子威 张丽 王世翠 通讯员 王秀玲 张赟 陈红梅 杨廷全
近年来,襄阳着力推进职业院校“双高”“双优”创建工作,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积极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开展职普融通试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愿望,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让学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目前,全市拥有高等职业院校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所、技工院校4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荆楚工匠”、企业骨干,有的被本科院校录取、考取硕士研究生甚至攻读博士,活出了十分精彩的人生。
以赛促学 练就高超技能
3月24日上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大楼内,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平台上,金属碰撞声与数据指令声交织。该校新能源汽车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专业2023级学生孙婉秋站在搭载激光雷达的测试车前,手持高精度标定仪器,与团队默契配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装调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战演练。
“传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神经网络’,必须确保每一个‘神经元’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孙婉秋说,她将参加下个月举办的全校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参赛项目为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装调与测试。
技能大赛、科技节、汽车文化节……去年,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职教周活动,126个赛项涵盖学校7个专业群29个专业,不少学子一展所长,收获满满。
去年,襄阳市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20所中职学校的25082名学生、2267名教师参与其中,学生参与率达98%。84家企业也来到现场,活动总人数达到3.9万人。
镜头转向湖北省工业建筑学校,装配式施工专业学生谢诗童正在上法规课。他正在备战今年的技能高考,“我想报考湖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通过进一步学习,练就高超技能,为城市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去年10月,谢诗童和同校学生昝衡、史新翔、李恩赐代表襄阳市参加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5个部委主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在中职组资源与环境赛道“工程测量”赛项中,他们与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个参赛队伍、268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摘得全国金奖。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积极举办校级、市级技能大赛,并组织人员参加湖北省和国家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2024年,我市12所职业学校组队参加15个赛项,荣获一等奖11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6个。
职普融通 学生选择多元
聂琰琪原是襄阳二中的一名学生,文化课成绩欠佳,升学压力大。高二下学期,聂琰琪转入襄城职高,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熟练掌握了机械技能。2023年,聂琰琪在技能高考中取得656分的成绩,位列全省机械专业第二,被荆楚理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
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研究室主任杨胜先介绍,为推动高中阶段育人模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自2022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职普融通试点,探索普通高中向职业高中横向融通的路径。
各试点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基础文化课程中融入职业教育内容,探索师资共享、教学教研、信息化资源交流等合作,形成职普融合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升学机会。杨胜先还提到,试点结对校可以根据各自师资优势,建立跨校走教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教研、课题研究和教学交流活动,探索职普融通教师互动模式。
2023年,我市首批职普融通试点班67名学生参加全省技能高考,本科过线率达27%。其中,襄城职高职普融通班26名学生中,16人过本科线,过线率61.5%。
襄城职高副校长刘杰称,因中考分数太低没能考上普通高中,或者在普通高中不适应而选择职普融通班的学子,同样能通过其他赛道上本科。
黄金涛中考成绩344分,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线,后就读于襄阳市护士学校。起初,黄金涛认为自己被迫选择护理专业。入学后,班主任和老师们主动与他交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告知他中职生同样可以考取本科,且男护士就业优势明显。随着学习的深入,黄金涛对护理专业的认知逐渐改变,明确目标后,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日常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然有序。2022年,黄金涛在襄阳市中职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被推荐参加湖北省护理技能大赛。尽管训练枯燥艰辛,但他默默坚持,在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下,不断调整心态、打磨操作细节。最终,在2022年度湖北省护理技能大赛(中职组)中,他勇夺第一名。
“与其抱怨人生,不如提灯前行。”在2023年技能高考中,黄金涛取得653分的好成绩,位列全省护理类技能高考第一,被湖北医药学院录取。
技能成才 实现人生“逆袭”
“当年在理发店打工时,我根本想不到自己后来能考取研究生。”襄阳市护士学校毕业生颜燕虹笑着说。2013年,初中毕业的她南下广东,在理发店当学徒。凭借顽强的拼搏和坚韧的意志,她在十年间完成“四连跳”:从理发店学徒考入襄阳市护士学校,后升入武汉民政职业学院、荆楚理工学院,去年被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莫为未来不定而忧愁,每日皆新,有目标就勇往直前,竭尽全力。”颜燕虹说,“未来若有机会,我还想读博士。”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生陈博文,在面临加工精度0.005mm电极的任务时,连续努力8天,经过16次铣削试验,终于按精度要求加工出电极。该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王彪,仅用9年时间就参与撰写48个专利申请文件,其中32个获授权。
潘志强是襄阳科技职业学院2016届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人社部“技能雏鹰”奖学金、“华中数控杯”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数控车项目第一名、湖北省首届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第二名,还在《中国大能手》第二季“数控刀客”决赛中获全国第四名。毕业后,他考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从技校生成长为博士生。
技能成才,匠心筑梦。这些人的故事,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学子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追寻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