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襄州7000台农机战麦收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11:50 来源: 襄阳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周阳 李书梦)麦浪翻金,丰收正酣。5月15日,在襄州区古驿镇的襄北一农场高标准农田里,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穿梭于麦浪间,所过之处麦秆被整齐切断,麦粒源源不断涌入机舱。

“以往使用小型收割机收割小麦至少需要半个月,现在5天内即可完成。”襄阳绿谷丰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马颖犇感慨道,有了大型农机的助力,合作社承包的麦田预计在10日内完成小麦收割和下一轮的高粱播种,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马颖犇介绍,近年来,该合作社与襄阳郭氏阜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达成订单协议,在襄北一农场承包农田3562亩种植“天明198”品种小麦,供给茅台酒酿造。马颖犇预测,今年该合作社农田每亩收入可达1300多元。

交谈之间,跨区“麦客”正熟练操作收割机加紧作业。“今天的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都是我们团队的,1天可收割500亩,机损率不超过千分之三,效率、质量双保障。”来自陕西西安的跨区作业团队领头人杨坤介绍,襄阳是他们今年跨区服务的第一站,接下来将一路向北奔赴河南、甘肃等地。

繁忙收割的景象同样在黄龙镇上演。在该镇井湾村2组村民冯老四家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今年种了10亩小麦,有收割机帮忙,省时又省心。”冯老四对记者说。

当前黄龙镇12万亩小麦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得益于“良种+良法”模式推广,近年来,该镇农户选用抗病高产新品种,并实施统一病虫害防治,今年小麦品质显著提升。

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刘波勇介绍,连日来,来自河南、安徽等地的600余台联合收割机持续在田间作业,日均收割面积超3600亩,全镇12万亩小麦预计在3天内全部收割完毕。

记者了解到,今年,襄州区小麦种植达152万亩,本地及跨区各类农机约7000台已全面投入小麦夏收会战。该区正全力做好农机维修、调度及跨区“麦客”服务、粮食烘干等工作,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保障农民丰产丰收,以高质量农业服务打赢“三夏”攻坚战。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