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18:3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孙国严 刘和延)6月30日,笔者在老河口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近年来,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白鹤岗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移风易俗为抓手、以宜居宜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治理实践路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北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白鹤岗村始终坚持把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发力点。一是选优配强“领头羊”。顺应群众意愿,选举道德品质优、个人能力强的阙龙兵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挥作用,增强了“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全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二是激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白鹤岗村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通过划分责任区、明确联系户,实现了党员干部对全体村民全覆盖,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三是优化群众自治组织运转。设立了公共卫生、志愿服务、矛盾纠纷调解等6个群众自治组织,由镇组织办指导其规范活动方式,培育其运行惯性。今年以来,各组织先后搜集并协助解决了生活饮用水质量改善、排污沟区改造、灌溉用井开挖等5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实事、要事。

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强动能”

白鹤岗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致富增收道路,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5万元。一是推进市场化运作。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成立了仙风小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行、规模化发展的方式,打造了集休闲采摘、康养度假、农家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了吃、住、玩、购在村内联动供给。二是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引进了鲈鱼养殖和羊肚菌、山桐子、奶油草莓、什女果等7个特色农业项目,每年实现经济增收15万元。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白鹤岗村内已建成餐饮服务区、苗木培植区、采摘体验区、渔业垂钓区等8个功能区域,每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吸引周边20余名村民参与务工,带动其拓宽增收渠道。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善治“新风尚”

白鹤岗村坚持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深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是发挥自治组织作用。成立红白理事会,推举村内威望高、品行好的乡贤老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带头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气,共同商议红白事办理标准并将其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全体村民自觉遵守。二是推行积分式管理。建立积分管理台账,制定村民通过参与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方式赚取积分制度及标准,明确一月一评比、一季一兑换,逐渐激发起全体村民参与共建共治的热情,推动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三是广泛凝聚文明新风。依托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常态化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包粽子比赛等活动,持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道德评议会、环境卫生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18场次,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已逐渐深入人心。

多维发力,打造宜居宜业“美家园”

白鹤岗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维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白鹤岗村以落实“清洁家园”行动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提升,先后修建垃圾处理点8个、污水处理设施1处,购置大型垃圾箱8个、分类垃圾桶300余个,共配备8名专职保洁员,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昔日脏乱差的面貌,如今已焕然一新。二是持续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五老”人员作用,提早介入处置,对村内林地矛盾、邻里纠纷、家庭关系等,做到早发现、早调处。近年来,全村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三是持续深化群众监督。在项目发展和村级公共事务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五务”公开程序,聘请老干部、老党员、退伍老军人等担任村级“三重一大”监督员,拓宽群众参与村务监督渠道,确保各项事务公开透明,群众可感可及。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