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金芪宇 王婧 李欢)“这家餐饮店每日晚6点至0点通过通往楼顶的排烟道大里排烟……”7月4日,襄阳某市民通过12345热线向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反馈。
凌晨3点的投诉电话、30分钟内响应的执法身影、24小时在线的服务承诺……在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受理指挥科正以“马上过去!”“交给我们!”“放心有我!”的“110式”守护,将12345热线打造成连接民心的“高速通道”。2025年上半年,该局以“全链条响应、全周期治理、全方位服务”的工作机制,推动1785件工单响应率、回复率双100%。
24小时应答:构建民生诉求“极速受理”体系。“3510110热线全年无休,就像城市的‘神经中枢’。”受理指挥科负责人王婧介绍,通过“两班倒”值班制度与智慧调度平台,实现市民诉求“5分钟接单、30分钟响应”的快速处置标准。今年4月大风天气,某路段围挡被刮倒,受理指挥科5分钟内将工单精准派件至对应辖区大队。属地大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完成临时加固,并同步协调多部门在短时间内彻底修复。
这样的“应急速度”背后,是该局建立的“首接负责、分级处置、部门联动”闭环机制:对城市管理、劳动欠薪、违法使用童工等多个领域的投诉,实行“第一时间分派、实时进度跟踪、超期预警问责、及时办结回复”,上半年工单同比投诉量大幅下降。
全周期治理:从“解决一件事”到“化解一类事”。“群众的事没有小事,要想办法解决,更要从源头杜绝重复投诉。”该局主要负责人反复强调,要把党建引领贯穿治理全过程,将数据分析作为精准治理的“金钥匙”。
一方面,每月编制《投诉情况通报》,通过梳理游商占道、噪音扰民等高频问题,同步剖析问题成因,创新“疏堵结合”治理模式:在不影响交通区域设置10处瓜果疏导点、15个夜间临时经营区域(路段),既规范摊贩秩序,又保障民生需求;针对劳动保障领域诉求,组建党员骨干牵头的调解专班,多次跨省调解复杂欠薪案件,今年上半年已为1263名劳动者追回报酬1288.97万元,切实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市容督察科对投诉高发区域和高频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和预判,将投诉数据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提前制定针对性检查计划,灵活调整执法力量,开展占道经营、施工噪音等专项整治,将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这种“未诉先办”工作模式,推动实现“办理一个工单、完善一项机制、规范一个行业”的治理升级,从根源上减少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2025年春节期间,执法队员排查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通讯员供图
零距离服务:用“铁脚板+暖人心”织密民生网络。“有时一个噪音投诉要回访三次,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市容督察科负责人肖勇的工作日常,折射出该局“全流程沟通反馈”机制:受理时主动联系了解详情,办理中实时通报进展,办结后100%电话回访。面对凌晨暴雨天的井盖移位、树木倒伏等紧急情况,执法队员始终坚持“群众未到、处置先行”,用“铁脚板”跑遍辖区每一个角落。此外,该局推广“随手拍”小程序,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共治”格局,让12345热线不仅是“投诉专线”,更成为“民生连心线”。
从夜宵摊噪音整治到劳动报酬追讨,从占道经营规范到安全隐患排除,襄阳高新区综合执法局以12345热线为支点,推动执法效能与城市治理“双向提升”。正如市容督察科负责人肖勇所说:“只要市民需要,我们随时都在。”这是“接诉即办”的承诺,更是“人民至上”的践行。如今,这条热线正以“110式”的响应速度与服务温度,书写着新时代民生治理的鲜活答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