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科 全媒体记者 毛陈宇 通讯员 朱斌
“过去电动车乱停,让人窝心,如今停车讲规矩,清爽又舒心!”7月18日,东津新区新民一院居民王女士指着楼下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满意笑容。
这方寸之间的喜人变化,正是东津新区深化“村改居”社区治理改革的生动缩影。
为精准破解“村改居”社区普遍存在的管理粗放、服务滞后、观念冲突等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东津新区靶向施策,将原有的4个“村改居”社区优化整合为六两河、史台2个更具规模效益的现代化社区。
这一“瘦身强体”之举,如同打通了社区治理的“任督二脉”,推动服务效能稳步攀升,一幅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圈”画卷正徐徐铺展。
筑牢治理根基,“红管家”织密服务网
治理转型,首在筑基。
“以前操心的是田头灌溉,现在琢磨的是楼栋服务!”在六两河社区,昔日穿梭田间地头的村小组长们,如今身着醒目的社工马甲,操着熟悉的乡音走进高楼广厦,角色悄然从“田间协调员”转变为“家门口的服务员”。
为推动治理模式平稳转型,六两河和史台社区大刀阔斧,将原有的28个村小组精简整合为17个精细化管理的网格单元。
一批深谙村情民意的“老村干”成为转型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社区干部,有的当起小区“红管家”,还有的化身楼栋“和事佬”。这批“生力军”的加入,有效弥合了传统农村治理向现代城市社区治理转变的“缝隙”,让服务触角直达末梢。
社区治理力量更积极“破圈融合”。通过推行兼职委员和党员“双报到”机制,13家区直单位带着资源组团下沉,10名兼职委员深度融入社区事务决策,一个由社区党组织引领、内外协同、多元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加速成形。
面对“村民”变“居民”后涌现的物业纠纷、环境卫生等新挑战,社区精准施策:指导9个小区全部依法组建业委会,并首创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物业人员交叉任职的“三方共治”机制。这一机制确保了居民诉求“落地有声、解决有门”。新民一院电动车随意停难题的“闪电化解”,正是这一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注脚。
从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到治理力量的跨界整合,再到运行机制的创新突破,这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牢牢夯实了社区服务的根基,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治理体系平稳转型的新路,为“幸福圈”的美好蓝图奠定了最坚实的治理基石。
唤醒乡愁记忆,“老根脉”滋养新风尚
安居乐业,重在凝心。对于告别田园、搬进高楼的居民而言,那份浓郁的乡土情怀如何安放?东津新区给出答案:守护共同的“根”与“魂”。
“看着这些老照片和老农具,就像回到了从前那个六两河村,社区真把咱们的‘根’留住了!”在六两河社区乡愁展览室前,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为珍藏这份集体记忆,社区精心打造“精神家园”:收集居民和摄影爱好者提供的820幅珍贵影像,筑起230米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展陈740件承载着历史的老物件……乡愁展览室开放以来,已接待居民逾8000人次,成为抚慰心灵、凝聚共识的“情感地标”。
文化的融合,不仅在于留住“过去”,更在于引领“未来”。社区连续举办11场“最美婆媳”“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优良家风建设,成效显著:社区家庭矛盾发生率较以往下降42%,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提升93%。
针对部分居民法治意识相对薄弱的情况,社区开出“法治良方”:开设法律讲堂,“律师进社区”活动风雨无阻开展了30余次。一支由司法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提供上门法律服务超380次,成功指导40余位居民维权。
这场“老根发新芽”的文化融合与文明培育工程,让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蓬勃内生动力,不仅留住了乡愁的温情,更涵养了法治的清风、文明的沃土,为“幸福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
释放民生温度,“新市民”乐享好日子
幸福图景,成于有感。
“社区的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节日欢乐,更让我们体会到家的温暖!”今年端午节那天,史台社区红色驿站里欢声笑语不断,居民刘奶奶的喜悦溢于言表。
紧扣“我们的节日”主题,史台社区依托红色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在传统及法定节日期间,精心烹制文化大餐:组织文艺汇演、移风易俗宣传、科普讲座等活动200余场。同时,借助老年大学教学点开设文体课程60余次,让居民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贴心服务中,真切触摸到社区的“温度”。
民生之基,在于就业。
为解决“新市民”失地失业的难题,六两河社区创新思路,盘活1.4亿元集体资金,建成现代化综合商超并引入专业团队运营,同步打造特色夜市经济带,为创业能人搭建梦想舞台。目前商超入驻率达85%,活力十足;2024年已为2324名居民发放分红46.48万元,真金白银惠及万家。
“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如今在夜市当老板,强多喽!”在六两河社区灯火璀璨的夜市经济带,陈大姐的煎饼摊前食客络绎不绝。
从田间地头走进商超夜市,曾经的“老乡”化身勤劳的“新市民”,在社区搭建的广阔舞台,用双手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新篇章。
筑牢治理根基,唤醒乡愁记忆,释放民生温度……东津新区将“村改居”社区破茧成蝶的艰辛历程,淬炼成居民可观可感、真实生动的“幸福答卷”。如今,这里已然振翅化身为展示城乡融合发展新气象的“示范窗”,为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津样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