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老河口市探索打造“园区+产业链”党建品牌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0日20:51 来源: 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韩犁夫 通讯员 占莹玲 李雪婷

“通过园区党建联建‘产业链朋友圈’,我们不仅找到本地配套企业,还享受到政策解读、技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在位于老河口经济开发区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车间里,企业负责人对前来走访的党建指导员说道。

企业家的话语,是对老河口市推进“园区+产业链”党建融合发展的最大肯定。近年来,老河口市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阵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服务送到企业家心坎里,让党建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织密组织体系

让产业链“抱团发展”

针对产业园区内企业分散、产业链上下游联系弱的特点,老河口市打破“企业围墙”,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在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循环经济、光电信息3条产业链上组建联合党委,下设27个企业党支部,形成“园区党工委—产业链联合党委—企业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

产业链联合党委定期召开“链上党建联席会”,邀请链主企业、配套企业、职能部门党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发展。上半年,产业链联合党委通过联席会协调解决原材料运输、用工短缺等产业链共性问题17个,带动产业链产值提升25%。

同时,老河口市从机关单位选派47名“党建+产业”双指导员入驻全市产业园区。这些指导员既懂党建,又懂产业,既能指导企业开展组织生活,又能帮助对接政策资源。如今,“有问题找指导员”成为园区企业共识。

激活服务效能

让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没想到通过党建活动招到了技术工人!”近日,一家新材料企业人事经理感慨道。不久前,老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组织联合人社部门、职业院校开展“链上引才”专场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模式,为16家企业输送技术工人200余名。

这是老河口市做实“党建+服务”的一个缩影。围绕企业发展全周期需求,各园区党组织打造“红色服务矩阵”,建立“链上政策库”,定期推送税费减免、项目申报等政策;开设“车间微课堂”,邀请党员技术骨干分享经验,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23场;组建“法律护航队”,联合司法部门为企业提供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化解法律风险9起。

针对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产业链联合党委积极牵线搭桥,协调相关银行推出“党建引领·链企贷”。通过企业党组织推荐、银行优先审批的方式,目前2家企业已获贷款500余万元。

凝聚共建合力

让产城融合“双向奔赴”

“现在,厂区里的路更平整了,周边的路灯也亮了,公交通到公司门口,上班方便多了!”这是光电信息产业园区企业员工最近常说的话。

此前,光电信息产业园区党组织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开展“链上议事”活动,收集企业和员工诉求65条,推动解决厂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员工子女入学等问题。

老河口市还引导链上企业党组织与周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村企共建”。企业党员志愿者参与村(社区)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活动,村(社区)为企业员工提供租房对接、社保办理等便民服务。

如今,在老河口市的各个园区,产业链上的红色纽带越系越紧,企业间的合作更密切了,政企间的沟通更顺畅了,企地间的互动更频繁了。下一步,老河口市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深化“园区+产业链”党建,在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精准化、企地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红色动能在产业链上不断奔涌,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持久活力。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