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雪飞 刘自航 通讯员 王俊杰 周耀战
“没想到公司的招牌和专利能换来10亿余元发展资金。”8月12日,谈及一笔创纪录的融资,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简称正大食品)相关负责人难掩激动。此前,该公司将商标品牌与专利技术作为抵押物,成功获得10.6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下我市商标、专利质权登记开展以来的单笔融资最高纪录。
今年3月,襄州区市场监管部门到正大食品送政策、摸需求。在此过程中,该部门相关负责人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企业有扩大生产、技术升级的需求,但有不小的资金压力。可喜的是,该公司手里攥着多年积累的宝贵“家底”——众多有价值的商标和专利。
“这些‘无形资产’能不能变成‘真金白银’?”了解到正大食品的融资需求和知识产权储备情况,该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和中国银行襄阳分行组建服务团队,帮助企业把“招牌”和“技术”的价值“贷”出来。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体怎么操作?”“商标、专利能值多少钱?”“银行审批流程复杂吗?”面对企业疑问,服务团队详细解读质押流程和政策利好,帮忙梳理商标、专利的价值、潜力,并结合正大食品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量身设计融资方案,解答贷款额度、风险控制的疑虑,把“政策明白纸”和“融资路线图”直接送到企业手上。
从准备复杂的质押登记材料,到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登记核准,再到与银行敲定最后的贷款细节,襄州区市场监管局安排专人全程紧盯,随时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卡壳问题。在质押物价值评估和登记流程这些关键环节,服务团队专业指导,让企业省心、少跑弯路。最终,这笔总额10.6亿元的融资逐步落地,为企业扩大产能、升级技术和开拓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主动找需求、精准搭平台、全程跟服务,把企业手里的“知产”盘活成发展的“资产”。近年来,襄州区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进企业,送服务,送政策”走访调研活动,向辖区企业积极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捆绑质押融资等方式,增加贷款授信额度,缓解融资难题。定期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邀请金融机构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面对面交流,增进双方了解,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实行“一企一策”服务机制,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预登记,及时关注并跟进企业知识产权贷款、办理进度,在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及评估等各项环节上给予指导,为企业答疑解惑,助力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效率及办贷效率。
去年以来,襄州区已帮助正大食品、金恒昌、九阳防水、丰庆源等16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方式,贷到近12亿元资金。
襄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点对点、全流程”的服务模式,当好企业“贴心人”和银企“连心桥”,帮助更多企业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解锁知识产权的“金融价值”,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