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老河口市工商联:“和风细雨”化纠纷 “法治护航”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4日16:3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琼)一面锦旗,一份信任;一次调解,一片赤诚。近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工商联调解室内暖意融融,湖北锦固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华亭将绣有“调解为民 护航发展”的锦旗郑重交到调解员手中。原来,通过工商联调解室的“和风细雨”式调解,29件拖欠工程款纠纷圆满化解,企业不仅回笼资金1200余万元,还保住了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花一分钱,难题全解决!”胡华亭的感慨,道出了当地民营企业的共同心声。

老河口市工商联调解室。通讯员 供图

近年来,老河口市工商联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商会调解为抓手,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创新多元解纷机制,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暖流。截至目前,该市商会调解组织累计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涉及金额超5亿元,成为民营企业信赖的“贴心人”和“护航者”。

织密“一张网”:调解触角延伸到企业门口

“企业纠纷类型多样,单靠‘单打独斗’难以根治,必须构建全覆盖、专业化的调解网络。”老河口市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为此,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接地气、懂行业”的优势,在全市15家商协会全部设立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调解员,实现“企业聚集到哪里,调解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同时,市工商联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与公安、检察、法院等8家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用、纠纷共调”的协作格局。2023年,该市获评湖北省“工商联+检察机关沟通联系优秀共建单位”。

走进老河口市“一站式”综治中心,工商联总商会调解室的标牌格外醒目。这里整合了法律咨询、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功能,企业纠纷可“一窗受理、一站解决”。自2022年6月入驻以来,该调解室已成功化解涉企矛盾50余起,联动其他专业调解委员会处理纠纷超1000件,为企业节省成本350万元。

规范“一条链”:让调解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调解不是“和稀泥”,规范化、专业化是关键。老河口市工商联联合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出台《商会调解工作规范》,明确受理范围、程序标准、调解方法等,确保每起纠纷调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调解员既要懂法律,还要懂心理,更要懂行业。”市工商联调解委员会主任表示同意。为此,市里定期组织法律讲座、案例研讨和模拟调解,邀请法官、律师等专家授课,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实战能力。一名参与培训的调解员坦言:“现在调解纠纷时,心里更有底了,企业也更信服了。”

规范的流程带来显著的成效。2023年,市工商联与法院联合调解了一起民营企业债务执行纠纷案,促成双方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最终达成执行和解。该案例因示范性强、社会效果好,入选全国工商联“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

下好“一盘棋”:精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这是老河口市工商联调解工作的核心理念。针对民营企业常见的合同纠纷、劳资矛盾、知识产权争议等痛点,市工商联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主动上门“把脉问诊”,量身定制调解方案。

某建材公司因货款拖欠问题与合作伙伴僵持不下,调解团队不仅厘清法律关系,还帮助双方设计分期还款方案,最终化解僵局。“既维护了我们的权益,又留住了客户,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公司负责人连连点赞。

此外,市工商联还创新“调解+普法”模式,在化解纠纷的同时,向企业宣讲法律政策,引导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普法活动20余场,惠及企业500余家。

法治沃土滋养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从“被动调处”到“主动服务”,老河口市工商联的实践生动证明: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营经济领域同样大有可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商会调解与司法衔接,探索“线上+线下”智慧调解模式,让更多企业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