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付宏才 徐学波 黄修峰)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当天,枣阳市住建局、市水利局、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枣阳分局、枣阳市沁鑫建设集团等多家单位,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生态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枣阳生态城市建设景观。通讯员供图
“十四五”期间,枣阳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目标,全力抓好城市绿化、水环境整治、企业治污、空气扬尘治理等工作,使枣阳市变得更绿了、更亮了、更美了。
加快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枣阳市坚持“实用第一、美化第二,造荫第一、造景第二”的原则,树立“树多就是美景、树老就是文化”的绿化审美观,推行多层分布、错落有致的复层生态绿化模式,城区建成中兴公园、汉文化广场、啤酒文化广场、沙河(城区段)滨河公园、浕水法治广场、人民广场、浕水公园、顺城公园等一批公园广场和近50处街头“口袋公园”,还高标准配套绿化35条主次干道,做到一街一景、风格各异。目前,枣阳市形成以“大绿化”为基础、公园绿地为重点、道路绿地为网络、单位(小区)绿地为依托、街头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带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化总面积增至近1000万平方米。
全面整治城区水环境。枣阳市投资上亿元建设沙河三坝,抬高水位,让沙河水自流进老城河。同时,投资10.7亿元实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围绕城区沙河、护城河、东冷水沟、西冷水沟4条水系,通过截污治污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景观提升工程等措施,使中心城区的水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城市水域环境。另外,该市实施了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并在城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建设、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上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枣阳生态城市建设景观。通讯员供图
狠抓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建了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扬尘治理主体责任。一方面狠抓质量监测力度,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在每个重点地段的建筑工地安装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并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空气质量数据和视频数据联网,全程留痕,工地扬尘防治情况明显改善,实现了“黄土不见天、泥土不上路、工地不起尘”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序应对重污染天气,保障市民身体健康。目前,枣阳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严格实施工业园区治污。 枣阳市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的小型纺织企业,坚持拒绝引进污染较重的企业,并加大工业园区污染处理力度,实施吴店工业园、丹阳工业园、玫瑰产业园等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成2座城区污水处理厂。另外,在化工工业园区执行“一企一管”排污制度,即一个工业企业一根专用排污管道,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
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一方面,全面推广应用磷石膏建材等新型墙体材料,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对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严格落实相关的绿色指标。目前,枣阳城区绿色建筑面积200多万平方米。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枣阳市深入开展“创文创卫”活动,推进餐厨废弃物、城市污泥处置、30座城区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建成并点火运行,还加快完善“数字城管”服务平台配套工程建设,以绣花功夫建设洁净城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目前,枣阳城区呈现林城相融、林水相依、林路相伴、林居相倚的中等田园城市格局,溢满生态宜居的勃勃生机,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极大推动了该市县域经济发展,不久前,枣阳市再次获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列第73位,比去年前进一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