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感受襄阳高质量发展脉动 ——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襄阳侧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09:47 来源: 襄阳日报

采访团记者在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襄阳有限公司采访。    全媒体记者 乔森垚 摄

全媒体记者 严俊杰 张伊乔

8月27日至28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襄阳,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60多名记者,深入企业车间、智慧产业园,实地感受襄阳“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记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襄阳担当。

老河口:锂电叉车“有劲” 废旧铝材“新生”

27日下午,在位于老河口市的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工人们俯身细查,为高压重载锂电叉车做最后检测。

“公司以‘当年签约、两年投产’的速度在老河口市蓬勃发展。”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加华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10.25亿元,“二期项目达产后,公司年产值将突破50亿元。”

在车间中央,一台35吨高压重载锂电叉车瞬间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其以600V高压平台打底、自研的整机控制系统作支撑。陈加华骄傲地说:“力气不输传统燃油叉车,能耗和碳排放量却低很多。”

记者们纷纷凑上前,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定格这台“绿色重器”的模样。

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里,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该企业总经理方志斌介绍,设备每天“吞进”700吨废旧铝材,每年让3万吨铝和30万吨铝合金“重获新生”,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

“一走进车间,我就摸到了襄阳经济发展的脉搏。”采访团成员孙晶晶表示,她感受到襄阳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全是蓬勃的劲儿,让人真切感受到经济上行的活力。”采访团成员纷纷称赞道。

南漳:奶牛戴上“健康手环” 特色产业“串珠成链”

28日上午,走进云上牧歌(襄阳)万头奶牛智慧产业园项目,科技感扑面而来:每头奶牛脖子上套的智能脖环如“健康手环”般可实时采集其体温、反刍行为等数据,耳标芯片记录着家族谱系、防疫情况,所有信息同步至大数据平台。靠着这套“智慧装备”,1个人能高效管理70头奶牛,每年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今年年底,奶牛存栏量将达到1万头,年产鲜奶9万吨,可实现年综合产值4.5亿元。”云上牧歌(襄阳)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文介绍,该项目是集团规模最大的生态牧场,不只是养奶牛,还带动鲜奶销售、牧场观光、牛肉深加工、光伏发电、乳制品加工、物流运输等10条产业链发展,实现“接二连三”。

“企业还为妈妈们设置了‘暖心岗’。”该项目一名分拣员说,“能晚点上班、提前下班接孩子,只要干完本职工作,报酬一分不少,在家门口就能兼顾家庭和工作。”

采访团成员程浏可表示,将推广襄阳企业的好做法,帮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太震撼了!”采访团成员余惠玲说,该项目不仅自己发展得好,还为县域经济添了一把劲,“10条产业链连起来,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必须好好宣传!”

高新区:“绿色大脑”精准控制 “黑灯工厂”高效运转

在高新区骆驼集团新能源低碳产业园,“黑灯工厂”成为焦点。其于2023年7月开工,如今一期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预计2027年一期400万套低压锂电池项目落地。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襄阳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光忠介绍,依托物联网和AI优化,企业生产和质量控制实现智能升级,能耗直降40%。

采访团成员裴海梦是中国外文局记者,她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企业案例,“襄阳企业坚持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干出了好成绩。我要把襄阳故事讲给越南读者听,让更多越南人了解襄阳、爱上襄阳。”

“襄阳企业的‘绿色大脑’太灵了。”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这次采访刷新了他们对襄阳的认知,“以前只知道襄阳有三国文化、古城底蕴,这次发现这里还有前沿科技、强劲动力。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结合本地优势强特色、树品牌,太亮眼了!”

两天时间,60余名记者进车间、看变化,用笔墨、镜头记录襄阳发展的“加速度”,探寻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