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红南 通讯员杨全有 郭光理)9月3日,在襄州区古驿镇雷庄村2000多亩高粱地里,四台全喂入式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清选、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一气呵成。
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孙付山告诉记者:“今年襄州区采取了‘一喷多促’等措施,大部分地块的高粱亩产在500斤至800斤之间,预计9月10日前收割完毕。”
据了解,今年,襄州区种植酒用高粱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为“红缨子”。为保证高粱品质,该区实行机械化收割,高粱直接被送进烘干厂烘干。
襄州区古驿镇鄂襄豪森合作社理事长张宝银说:“目前,合作社拥有2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据了解,该区种植的“红缨子”高粱属于优质糯高粱,具有粒小皮厚、坚实饱满、淀粉含量高、耐蒸煮等特点,是酿造白酒的优质原料。该区很多种植大户与贵州白酒企业签订了合同,发展订单农业,高粱即收即烘,直接装车发往酒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