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朱勇)9月5日,以“智汇产业·创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襄阳市“院士专家企业行”暨汽车产业深度对接活动在襄阳市“人立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站——“隆中智汇”空间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襄阳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搭建高效精准的对接平台。活动现场,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吴华伟以《襄阳汽车零部件企业新质生产力构建与跨域突围》为题作主旨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俊松、湖北文理学院教授秦涛等专家发布了精密塑性成形材料、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
企业代表分享了产学研融合的成功实践。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介绍了通过院士合作实现技术跨越的案例;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阐述了校企协同培育工程师队伍的创新模式。活动的高潮是四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内容涵盖汽车高强钢研发、新能源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开发、材料工艺提升及智能车灯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标志着我市汽车产业在跨域协同与技术转化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为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中国人保财险襄阳分公司及工行襄阳分行现场推介了针对科技研发转化和科创企业发展的专属金融保险产品,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在最后的现场交流环节,专家团队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气氛热烈,就具体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已结出丰硕成果。据悉,自2020年活动启动以来,在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大力支持下,已累计为我市224家企业选派229名专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93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17项,共建研发平台135个,培训企业人才8752人次,达成项目合作187项,协议金额达3.8亿元。我市连续三年成功申报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和示范团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活动中,2022年我市申报的“湖北保康血耳研发与产业化发展专家服务基地”成功入选第八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获20万元国家经费支持,实现我市该类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2023年,“湖北谷城稻菇轮作高效种植产业提升项目”获批国家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项目,获10万元经费支持;今年,“湖北枣阳桃产业链式发展专家服务团”项目获国家立项支持。
据悉,今年省里向我市选派了31名专家,对接31家企业,选派规模居全省第二。自7月下旬起,专家们已陆续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本次对接活动将推动专家将前沿理念、先进技术与企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襄阳加快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枢纽四基地”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