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湖北保康:“屋场协商”奏响乡村发展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12:1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江伟兵)走进保康县马良镇陈家湾村,新硬化的村组公路蜿蜒山间,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在这个引江补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核心区,随处可见施工繁忙景象,却与村庄的宁静祥和相得益彰。

这一和谐局面的背后,凝聚着保康县政协马良镇委员活动组委员们的履职担当。2022年以来,他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将协商平台搭建到村组一线,在服务国家项目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政协的担当作为。

协商在一线,助力国家工程顺利实施

引江补汉工程是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其马良段总投资59.2亿元,涉及全镇11个村1158.5亩土地征迁和235座坟墓迁移。其中,8号平洞位于陈家湾村一组,征迁任务最重:需征用土地111.98亩,拆迁房屋4户,迁移坟墓28座。

"刚开始群众有顾虑,征迁工作推进困难。"县政协委员、马良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住马良镇活动组组长王明臣回忆道。活动组依托在陈家湾村建立的"委员活动室、说事室、功能型党支部活动室""三室合一"平台,联合村党支部采取屋场会、湾组会等形式,深入群众家中开展政策宣讲和协商调解。

一组村民陈某家的祖坟在征迁范围内,起初坚决不同意迁移。委员们三次上门,耐心听取诉求,帮助选定新坟址,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工程启动以来,活动组累计召开各类协商会议10余场,成功调解矛盾20余起,确保了国家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到心坎,搭建党群连心桥

马良活动组坚持将服务国家项目与服务当地群众紧密结合,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在协调征迁过程中,委员们了解到不少群众希望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务工增收。活动组主动与项目部对接,组织村民参与建设。去年以来,已为100多名群众争取到钢筋工、瓦工、驾驶员等就业岗位,年可实现群众增收350余万元。

面对工程施工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活动组提前介入,组织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与施工方达成"阶段施工、及时恢复、提质升级"的共识。如今,村里新修河堤200米,浆砌灌渠350米,硬化路面3570米,新装路灯200盏,安装护栏3000米,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针对"一老一小"特殊群体,活动组开展全面摸排,暑期组织"防溺水、防伤害、防诈骗"主题宣传,围绕假期托管服务开展专题协商,提出12条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委员们还定期到镇福利院和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关爱活动,织密民生保障网。

治理增效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活动组将协商议事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今年,受聘为村民主监督员的政协委员在走访中发现,美丽乡村建成后存在管理滞后问题。活动组及时组织协商,制定了《美丽乡村管护制度》,建立基础设施专人管护、公共区域分片管理、私人庭院责任到户的机制,并实行季度评比,大大提升了村民参与积极性。

依托"说事室",马良活动组建立"委员+村干部+群众代表"调解机制,针对邻里纠纷、山林地界等常见问题开展调解,今年已成功调解纠纷5起。同时,围绕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议题组织专题协商,通过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培育文明乡风。

"委员沉下去,民意聚起来。"县政协委员、马良中心卫生院护士长马开梅表示,政协活动组的一线协商实践,不仅有效服务了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当地群众需求,更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