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妍玉珠)男子被蚊子叮了下,竟要住院手术。9月15日,笔者从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男子被诊断为感染性炎症,已进行手术及消炎抗感染处理。
42岁的吴先生前几天右脚被蚊子咬了一口,当时顺手挠了一下,回家后就发现被叮咬的地方起了一个很大的脓包。吴先生心想:“不过就是普通的蚊子咬,谁会在意呢。”于是,他仅用碘伏对脓包进行了简单消毒,便没再把它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第二天,吴先生发现被咬的地方出现了一个硬结,与此同时,他还开始发烧。他自认为吃些消炎药,再配合之前擦的碘伏,红肿肯定会慢慢消退。然而,到了第三天,右脚踝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肿得越来越厉害,疼痛难忍的吴先生无奈之下,只好前往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
该院骨伤科主任邹浩接诊后,他发现吴先生的右脚踝处有一个直径达5厘米、鼓鼓囊囊的大脓包,周围皮肤发硬,中心还有脓点。结合彩超检查结果,判断这是感染性炎症。随后,立即为吴先生切开脓包,引出脓液,并进行了消炎抗感染的对症处理。目前吴先生状况好转并出院。
对创面进行对症处理。 通讯员 供图
邹浩主任称,秋后蚊虫虽数量减少,但为越冬储备能量,咬人更凶,大家不可放松警惕。蚊子吸血时会注入“口水”(抗凝血剂)致人奇痒,还会打开细菌入侵“大门”。而我们指甲里藏有大量细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一旦抓破蚊子包,就如同亲手为细菌打开了“绿色通道”,将细菌“接种”到伤口内,为细菌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繁殖环境。
从被蚊子叮咬后的瘙痒到感染,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轻度感染,此时叮咬处红肿加剧,疼痛感明显,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第二阶段为深度感染,会形成蜂窝织炎或脓肿,还可能伴有发烧症状;第三阶段最为严重,是全身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脓毒症,若不及时治疗,将危及生命。
对此,邹浩给出“四步法”应对蚊虫叮咬:一是清洁,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冲掉残留唾液和污垢;二是止痒,涂抹清凉止痒药膏,避免抓挠;三是消毒,抓破皮肤立即用碘伏消毒;四是观察,留意伤口变化,出现异常红肿、发热或红线蔓延等症状,立即就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