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襄阳频道 > 襄阳滚动播报

襄阳襄州:织密保障网 拓宽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17:1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凌 毛雷 杨楚璇)9月12日清晨五点半,天色未明,杨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送孩子上学、打理家务后,她准时来到美甲店,已有老顾客静候她的服务。修剪、打磨、上色……一双巧手在晨光中翩然舞动。这平常一幕,映照着她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折射出襄州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温暖底色。

幼时因高烧致下肢瘫痪,杨双却从未向命运低头。2014年,她毅然选择学习美甲技术。“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我不需要同情,只要认可。”凭着这股劲,她每天练习至胳膊抬不起来,仍咬牙坚持。一年后,第一家小店顺利开业。五载耕耘,她从默默无闻到口碑渐积,业务延伸至美容、培训,更在全省残疾人技能大赛中荣获美甲组第四名。

杨双工作照。通讯员供图

然而命运再次考验了她。2023年,哥哥病逝,留下两名年幼子女。“没有时间流泪,我必须成为孩子的依靠。”从此,她白天经营店铺,夜晚与丈夫摆摊至凌晨。尽管疲惫,目光依然坚定:“只要孩子们快乐,一切值得。”

杨双的奋斗故事,正是襄州区千百残疾人拼搏人生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襄州区残联紧紧围绕“保障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就业有路径”工作主线,以“增强能力、提高生活自信,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拓宽就业创业道路。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区残联扎实推进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落实,确保应享尽享;联合多部门出台《襄州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首次在区级层面建立制度化、可考核的安置机制。2024年,全区38家机关、事业单位共安置62名残疾人就业,创历史新高。

培训帮扶精准滴灌。通过“农机助残+合作社带动+技能培训+无障碍改造”多元模式,推动残疾人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目前,全区已有16家助残安残合作社吸纳20余名残疾人就业,提供农机设备14台。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专项行动,累计提供岗位200余个,培训500余人次,成功孵化湖北小食代科技有限公司、“新村民闲逛逛低碳咖”等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

榜样力量熠熠生辉。盲人兄弟周成喜、周付喜创办的农机合作社年维修农机3万台,带动15名残疾人就业;郎慧琛、靖银平、王小亮等人先后获“中国好人”“湖北好人”等荣誉;杨双也获评“残疾人就业典范”“新领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每一位典型都是一束光。”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邓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宣传这些鲜活事迹,激励更多残疾人勇敢追梦,让扶残助残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

从一个人到一个群体,从一个案例到一套机制,襄州区残疾人事业正实现从“帮扶”到“赋能”的历史性转变。在“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助残格局下,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到政策红利,在拼搏中重拾尊严,在奋斗中书写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