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玉红 刘康旭 杨雪峰)近日,宜城市针对“阳光食堂不透明”“家长监督走形式”等长期困扰校园餐饮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方联动激活膳食监督家委会的职能,成功推动“校园餐”管理从学校单一模式向家校合力共治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组建 66 个家委会,吸纳 566 名家长代表,累计参与“校园餐”整治 198 次,群众满意度高达 96%。
选对人:角色定位精准清晰
为了让家委会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宜城市在人员选拔上做足了功夫。首先,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家长会、家访、宣传栏、广播电视、公众号以及班会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展示学校食堂的变化与暖心举措,让家长们切实感受到学校的诚意与努力,从而理解、支持并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家委会中来。
在遴选贤能方面,实行“五级推荐”机制,涵盖班级 - 学校、中心学校 - 村(社区)、镇(街道)- 教育局 - 市政府。严格按照报名申请、抓点扩面、审核筛选、资格备案、结果公布的程序,选拔出有时间、有爱心、有才能、有品行的家长进入家委会,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同时,明确委员职责。详细规定了委员在食材招标采购、陪餐用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收支公开等方面的监督事项、时间、频次和流程,并列出“五级”责任清单,为委员大胆履职提供了坚实保障。
促参与:积极作为规范有序
宜城市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家委会参与到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中来。一方面,设置谏议台,广纳善言。组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设立征求意见箱和校长热线,累计收集意见建议 25 条,并吸收转化了 15 项便民措施,充分听取家长的声音。
另一方面,搭建群舞台,深入发现问题。家委会每月至少开展 1 次随机检查和联合巡查,定期组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对学校食堂运行情况进行评议。监督触角延伸至食材采购价格、供货验收、收支明细等敏感领域,共发现并整改问题 116 个,有效提升了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
此外,构筑大平台,提质增效。以“校园开放日”“家长品餐”等活动为载体,邀请家委会和“两代表一委员”实地查看食堂环境、检查餐食质量、品尝饭菜味道,并现场发放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秋季开学以来,全市共开展相关活动 90 次,家长参与度提升至 85%,进一步增强了家长对学校食堂的信任。
重监督:改治并举形成常态
在监督过程中,宜城市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整改机制。推行“面对面”陪餐制度,开设家长陪餐直通车,陪餐家长可直接向教育部门反映问题。教育部门汇总研判分析后,指导学校优化供餐管理、提升餐食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市食材入口率达到 79%。
对于发现的问题,实行“硬碰硬”整改。按照“轻微问题(24 小时整改)—严重问题(3 个工作日反馈)—重大问题(立即上报主管部门)”的三级响应原则,健全校园膳食监督家委会反馈或直送问题办理机制,整改事项由委员签字销号,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同时,注重“实打实”治理。在分析问题、逐条整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 118 项制度,并征求家委会意见,改进完善了 39 项制度,使治理工作在监督中持续推进、更接地气。
宜城市通过激活膳食监督家委会,构建了家校共治的良好格局,为打造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食堂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宜城市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提升校园餐饮服务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