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蒂尼)国庆假期期间,襄阳古城核心地标昭明台在全面保护修复后,以"六层六境"的沉浸式文化空间全新亮相,迅速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这座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的"城中胜迹",通过历史场景重构、科技赋能与创新业态融合,成功转型为集文化展示、艺术演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为襄阳文旅融合注入了全新活力。
昭明台一楼襄阳礼物、非遗工坊等深受游客喜爱。通讯员供图
整个假期,昭明台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探访者。步入其中,自下而上的空间叙事为游客带来层层递进的文化体验。一层的"古城生活"与北街市井气息无缝衔接,襄阳礼物、非遗工坊与特色餐饮簇拥成趣,在延续烟火气的同时,游客服务中心也为探访者提供了周到的人文导览服务。
"昭明之盛"展馆。通讯员供图
昭明课堂。通讯员供图
拾级而上,二层的"昭明之盛"展馆讲述了昭明台的前世今生,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生平与文学成就为轴,通过家族渊源、《昭明文选》编纂历程等展陈,勾勒出这位太子的精神图谱。在此开设的昭明课堂,进行的孔明锁、中国结等传统技艺教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于互动体验中,深受亲子家庭喜爱。
襄阳古城沙盘模型。通讯员供图
三层的"城纪千年"堪称古城襄阳历史的立体年鉴,以明清地图为蓝本,再现百年前襄阳古城恢宏气象。沙盘模型展现襄阳古城"山南水北"的选址智慧,"无襄阳 不三国"追溯了三国里的襄阳记忆;码头景观重现了襄阳的南船北马;陈列的老物件印证了襄阳工业的发展……从军事要塞到商贸重镇,从诗词题咏到市井记忆,襄阳千年变迁在政治、人文、经济多元视角下生动再现。
昭明书局。通讯员供图
昭明书局里"昭明台"印花咖啡。通讯员供图
四层的"昭明书局"巧妙融合城市书房功能,复现鄂北图书馆旧貌,书架间流淌的墨香与重启的晨钟暮鼓,为阅读空间注入了厚重仪式感。
昭明剧场。通讯员供图
行至五层,昭明剧场和兰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共建共融,此后还将和襄阳本地演出机构进行多维度合作,专业舞台将持续上演传统戏曲与创新演出,让雅韵新声在此交汇。
在六层"古城客厅"纵目远眺,古城中轴线与街巷肌理尽收眼底,未来这里还将成为文化沙龙的思想碰撞之地。
"我们着力打造‘城纪千年’与‘昭明之盛’两大核心展厅,让历史可感知、文化可触摸。"襄阳文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浩然表示,团队在改造中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场景化营造与业态融合,使昭明台从静态地标转型为动态文化体验场。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昭明台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带着小孩参观的刘先生评价道:"以前只知道萧统这个人名,今天参观展馆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脉络,这里既有文化深度,又像主题乐园一样好玩,很适合带小孩来学习,颠覆了我对历史建筑的想象。"
从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昭明文选》的文学丰碑,到清末名士"襄阳好,第一是萧楼"的深情赞誉,屡毁屡建的昭明台始终承载着襄阳的文化基因。如今,这座焕新的文化高塔正以古今交融的姿态,为古城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