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胡采棣 通讯员 刘进
10月15日8时,在襄阳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简称楚能襄阳项目)建设办公室,设置在集装箱式板房中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项目服务专班成员单位对照“五化”管理目标清单依次通报工作进展,企业代表和施工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提出困难诉求。热烈交流、精诚协作的氛围中,一项项细化任务分发下达,一条条“解题”举措谋划落地,一个个制约项目高效推进的堵点问题迎刃而解。
“面对面、点对点的‘诸葛会’雷打不动,每日举行,施工建设、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各方面问题,都有责任单位当面认领、现场解决。我们一个部门都没跑,项目进展却远超预期!”楚能新能源襄阳基地副总经理范志伟说,1个多月的合作中,“团结”和“高效”是襄阳地方政府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
楚能襄阳项目的落地对于完善我市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助力襄阳加速成长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意义重大。为推动这一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早日达效,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系统谋划,成立高规格项目服务专班,采用“串联实施与并联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各地各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构建起全方位联动、全天候响应的保障网络,为项目建设持续按下“加速键”。
聚合力量,沟通衔接无延时。工期紧、任务重,项目服务专班争分夺秒,以不到1周的时间在荒地中搭建起“临时指挥部”,组织高新区14家区直单位驻点办公,建立与各市直部门点对点联络渠道。
“通过扎根现场、同吃同住,我们打通多部门协同壁垒,提升政企沟通交流时效,让问题发现在一线、诉求解决在一线。”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楚能新能源项目工作专班常务副主任乔军强表示。
楚能襄阳项目体量大、用地广,如何快速腾出土地空间、让工程快速推进?项目服务专班创新工作方法,整合乡镇基层力量和部门专业团队,实现评估、审批、土地清表三道工序同时入场、并联推进。
“村镇干部白天带着志愿者协助部门做评估、清地表,晚上请出‘五老’走家串户做工作、签协议,短短10天便完成了1600多亩土地的征收工作,较常规流程提前了近1个月。”米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超说,协同作战,化解难题有方法。
作为防洪排水工程的东葫芦沟横跨南北,将选址用地生生“切”成两段,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改明渠为暗渠影响项目安全,但迁移河道光勘察研究就得一个多月。我们一方面从区级层面出发,连夜设计合规可行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争取市级层面支持,简化审批流程。”高新区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文申介绍,经特事特办,作为替代的临时排洪渠迅速审批开建、如期完工,配套提升工程也同步推进,兼顾了效率与安全。
1天,完成新公司名称核准、企业注册、项目备案等工作;10天,完成1608亩土地清表21万立方米;30天,完成土地挂牌……一组组彰显“襄阳速度”的数据背后,是各地各部门通力协作、团结共进的艰辛和汗水,是政企双方同题共答、同频共振的信任与真诚。
“清淤量16万立方米、挖方量230万立方米、填方量265万立方米……看到行业平均水平需要2到3个月完成的浩大工程,短短40天便接近尾声,我们对今后与襄阳的合作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优势,加强同地方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产,助力襄阳新能源产业加速聚链成群。”范志伟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