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台套机械在楚能襄阳项目工地平整土地。全媒体记者 王虎 乔森垚 通讯员 任传玺 摄
全媒体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刘进
编者按
重大项目是城市发展的“压舱石”,高效服务是项目落地的“加速器”。在襄阳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十四五”的关键时期,襄阳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的火热建设现场,正是这座城市奋进姿态的生动缩影。
从“五化”管理构建高效协同体系,到“铁打襄阳”精神淬炼过硬干部作风,再到政企多方凝聚合力优化营商环境,该项目的每一步推进,都闪耀着创新、实干与担当的光芒。
即日起,本报推出《楚能项目一线直击》系列报道,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记录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解码高效推进的“襄阳密码”,展现我市以优质服务护航重大项目、以产业升级赋能城市发展的坚定步伐与澎湃动能。
“今日须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尽快拿出项目设计方案。”“因连续阴雨,项目场平作业区域14日全力抽排积水,趁着这两日雨歇间隙,务必确保10月18日完成所有场平工作。”
10月15日上午8点,襄阳楚能新能源锂离子电池项目(简称楚能襄阳项目)建设会议室里,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项目方、服务方、施工方等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每日雷打不动的晨会准时开启,大家共同梳理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难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障碍。
自9月3日项目驻地建成以来,这样的晨会机制便成了项目驻地工作人员的工作标配。每日下午5点,项目组还会根据当日施工进展,召开非正式碰头会,真正做到“事不过夜”,全力确保各项任务日清日结。
“为保障项目按节点顺利推进,我们全面推行‘五化’管理模式,弘扬‘铁打襄阳’精神,一切工作围绕10月28日开工目标全力冲刺,构建起系统严密、高效协同的项目推进体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楚能襄阳项目工作专班常务副主任乔军强介绍道。
依托“五化”管理模式,襄阳市及高新区精准发力。他们明确总体工作目标,将楚能襄阳项目细化为一项项具体任务,再把任务精准分解到每个工程环节,逐一确定责任人,并对履职情况开展序位考核,构建起一套环环相扣、权责清晰的项目推进体系,为项目推进筑牢坚实根基。
在“五化”管理模式的强力推动下,项目专班展现出惊人的效率:1天完成组建,3天到岗运转;33项推进清单和责任制度全部上墙;要素保障、工程建设等6个专项小组同步成立;10余名骨干驻场办公;实行“串联实施与并联推进”相结合机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响应,确保问题“不过夜”、衔接“零缝隙”。
当日,记者在楚能襄阳项目驻地的会议室看到,墙上整齐悬挂着区级与市级项目任务清单、每日完成情况汇总表等,清单内容详尽,不仅明确了每日施工任务与各阶段关键节点,更细致标注了每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甚至精准到不同时段所需的工人数量与机械配置。如此清晰的安排,让项目整体进度一目了然,责任归属清晰可查,极大提升了项目推进的条理性与执行力。
高新区城建中心副主任李文申分享了一个实例。他深有体会地说:“9月5日,项目方提出日用水量2.7万吨的需求。以往,我们会建议他们直接联系襄阳中环水务有限公司。但在‘五化’管理模式下,我们主动把责任落实到人,必须按时间节点主动推进。于是,我们积极协调双方,从方案设计到施工中遇到的绿化带与输油管道交叉等具体问题,不论大小一一协调解决。仅用15天就完成了用水报装条件,并于10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供水保障工程。”
“五化”管理模式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加快项目进度上,更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施工的经济性与精准度。李文申补充道:“项目初期,项目方原计划采用管径1000mm的管道供水。后来,通过‘五化’管理模式,双方经过三次深入沟通与协调,最终优化为两路供水方案,一路管径600mm,另一路管径500mm。这一调整既充分满足了项目用水需求,又实现了资金的合理节约,让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正是依靠这种高效、精准且权责清晰的工作模式,楚能襄阳项目得以稳步快速推进。日复一日的扎实努力,共同铸就了令人瞩目的“襄阳速度”,成为“襄阳效率”的最佳见证。
“襄阳市及高新区在施工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他们不分昼夜、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让我们对后续建设充满信心。”楚能新能源襄阳基地副总经理范志伟的话语里满是认可与赞许。
从项目筹备到落地推进,楚能襄阳项目的火热建设场景,正是以高效管理服务重大项目的生动缩影。通过“五化”管理模式,我市不断优化项目服务,不仅为单个项目破解了建设难题、加快了落地进程,更在实践中完善了项目服务体系、提升了区域营商环境。
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持续深化,必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